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2023“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记者 付冰冰    2023-11-14 14:37:41    人民周刊网

11月14日,2023“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活动旨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等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全民糖尿病防控意识,号召政、企、研、医等领域携手共同营造糖尿病群防群控的良好社会氛围。活动通过现场连线、健康微诊室、圆桌对话等精彩环节,从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政策、糖尿病健康管理、控糖科普知识、如何协同推进等多角度展开深入探讨,引导全社会增强糖尿病防控意识,提升大众对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深入认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翔,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代表以及专家、企业代表出席活动。中国家庭报社执行社长、执行总编辑宦小晶主持活动。

政府主导做好顶层设计 全方位防控糖尿病

 

图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为活动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作为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4大慢病防治行动之一,糖尿病防治行动非常重要。糖尿病发生有低龄化、病程长、并发症多、健康危害大和医疗消耗大的特点。围绕“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防融合,推动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糖尿病健康管理理念,多年来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推动科学宣传和健康促进。从“121”行动和“三减三健”行动再到健康中国行动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已经从2012年的8.8%提升到了2022年的27.8%。二是完善慢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全国已经建成了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进建立了包含糖尿病防治在内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病综合防治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高危因素和健康状况监测与服务。以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等为主体的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60%,完成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同时,持续探索建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切实提升群众在健康服务中的获得感。

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现场致辞中表示,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当前卫生健康领域的首要任务。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包括糖尿病在内的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还要关注基层,提升基层的防治能力。近年来,社会各界通过各种理论与实践创新,支持着我国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正是凝聚各方力量、助力群防群控的一场重要活动,自2020年起连续举办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毛群安对社会各界协同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提出几点期望。一是要结合今年的宣传活动口号“了解风险,了解应对”,继续做好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结合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推广,帮助人们获取正确信息,掌握支持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知识。二是要更加关注健康公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落实2023-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做好糖尿病长期处方服务、家庭医生随访履约服务等健康管理服务。三是要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中国行动深度融合,在健康城市、健康细胞建设中高质量推进慢病防控。让公众普遍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社会各界“一起来”共建共享,共促全民健康。

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强化落实 助力健康中国+乡村振兴

国家政策的落实在基层,糖尿病防治的前沿阵地也在基层。活动现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处长黄欣与上海市闵行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两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代表连线,让广大民众深入了解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地方实践。

黄欣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达到20%,以此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

上海市闵行区是国家首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连线中,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艳介绍了闵行区在落实国家医防协同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深入推进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创新举措。一是持续推进慢病综合防控的社会整体联动。由区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各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组员,成立区级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防控格局;保障慢病防控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将慢病防控工作及指标纳入对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二是持续加强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创新。着力推进从以病为中心的“糖尿病单病种”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多病共管”模式转变;不断优化糖尿病分级诊疗机制,完善糖尿病医防融合服务。三是持续提升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建设社区“慢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通过技术整合、服务整合、数据整合,支撑医生的诊疗与管理,便于居民的自主健康管理。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刘虹分享了家庭医生在助力成华区人民防治糖尿病方面发挥的作用。成华区以慢病防控为突破点,以综合防治团队建设为载体,深化医疗资源要素全域供给侧改革,形成以“联盟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项目联络组”为枢纽,上接综合医疗机构各个专科、下接基层医疗机构的“N+1+n”分级诊疗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2018年成立成华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监督中心,推动建立“预防-筛查-诊断-治疗-转诊-随访-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全链条医防融合慢病服务模式,建立糖尿病签约服务“筛、管、防”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研发糖尿病患者管理系统——“若水系统”,实现患者自我监测、医生实时管理、转诊绿色通道的联动机制。此外,注重健康知识普及,相关科普视频被评为优质科普视频作品,并在德国“国际糖尿病联盟”年会上进行交流。

医疗机构关口前移、精准切入 推动糖尿病主动管理

慢性病防治,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体防治工程,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卫生资源,关口前移为老百姓提供医防融合、以人为本的连续整合型服务,是目前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表示,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的国家,糖尿病会引起失明、肾衰、中风、心梗、截肢等健康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并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但糖尿病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超重肥胖等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若能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不得病或者晚得病,即使得了糖尿病也可以通过重塑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规范治疗,做好健康管理,拥有与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基层医疗及预防机构是糖尿病防治的“网底”,提升基层的防治能力,就可以管好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上海首创了“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为基层防控、打通医防融合的堵点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提升了防治效果以及基层的糖尿病综合防治能力,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糖尿病的防治是长期、复杂而艰巨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更与生活方式、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民众要增强主动健康和疾病管理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工作在临床、科研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则是“控糖”排头兵和攻坚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周迎生教授,围绕“了解风险,了解应对”精准切入,为网友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又切实可行的健康科普小课堂——“健康微诊室”,普及了家庭健康主动管理的“控糖良方”。

周迎生表示,临床医生的工作和责任不仅是在医院中为患者诊断、治疗疾病,同时也应投身于疾病的预防工作中,积极参与预防糖尿病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他特别提示,当空腹血糖达到7mmol/L,或随机血糖(全天任何时间检测)超过11.1mmol/L时,个人就要警惕有可能已经罹患糖尿病。腹部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他通过和志愿者互动,现场演示如何正确测量腰围、计算体质指数等可以在家庭场景中帮助到每个人监测体重的工具和方法,并普及了“我国男性腰围只要超过90厘米和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就属于肥胖”等防病科普知识。

周迎生提示,糖尿病预防和管理不仅需要控“糖”,还需要减盐。针对很多人都存在的“不清楚盐应该怎么减,或减到什么程度”的疑问,他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推荐的“每人每天不超过5g的标准”,用更加直观的方法演示,将5g食盐加入每人每天应摄入的1500ml饮用水中,通过现场品尝“盐味”让大家对健康摄入食盐的标准有了真实感官体验。

社会各界协同发力 构建糖尿病防治共同体

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筑牢糖尿病综合防控网络,需要始终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构建起糖尿病防治共同体。在圆桌对话“共担时代之责,绘就糖尿病防治新蓝图”中,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蔡淳接棒主持,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翔,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爱卫工作办处长王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新闻宣传管理处处长滕勇,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四位嘉宾从家庭、政策、宣传和产业等多角度就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展开讨论。

何翔表示,糖尿病、高血压这些常见的慢性病除了遗传因素外,经常都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家庭对个人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家庭也是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和做好慢病防控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国计生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育龄群众和家庭的桥梁纽带,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连续几年开展以“好家风 健康行”为主题的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引导效果;二是在全国开展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已有经规范培训的家庭健康指导员近10万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防控指导都是重要培训内容;三是结合健康家庭创建工作推进慢病防控,把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慢病自我管理都纳入健康家庭建设内容。

王璐表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实好重大慢性病的防控,是全国爱卫办的应有职责。在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着力点:一是要推动部门横向联动,爱卫办将继续发挥议事协调机制功能,广泛动员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出台更加有利于健康的政策、营造更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二是要推动从国家到地方的纵向联动,把健康城市、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作为健康中国行动落实的重要抓手,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健康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三是要推动全社会的联动,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群众动员优势,把正确的健康知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进社区和家庭。

滕勇认为,圆桌对话主题的“共”字非常重要,充分说明糖尿病防治等工作是全社会各方面共同的责任。国家广电总局历来高度重视健康宣传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动健康知识普及和政策解读。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强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政策解读,提高公共医疗政策的知晓度,让更多政策惠及人民群众;二是加强健康知识科普,提升权威性、科学性、生动性,有效提高健康素养,防止认知偏差;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健康人物的宣传,发挥典型人物优势做好宣传,大力宣传医生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精神,更好地拉近医患关系;四是要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生活文化,在各类纪录片、电视剧、公益广告等作品中贯穿健康中国理念。

周霞萍介绍,诺和诺德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以研发创新为主导的生物制药企业,扎根中国29年以来,持续引进创新药物,推动创新药在中国和全球实现同步获批,并持续推动糖尿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其中,诺和诺德公益支持的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项目、推动县级医院内分泌科室建设及能力提升的“蓝色县域”项目、“糖尿病首席医师”项目都已经坚持多年。自2019年,还为CV风险评估项目提供公益支持,关注并预防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通过“城市改变糖尿病”全球项目和诺和关怀小程序、糖尿病网等数字化平台,助力患者提高疾病认知,并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

活动最后,主持人宦小晶介绍,为进一步发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典型引领作用,助力提升慢病防治综合管理水平,强化社会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和防控能力,将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健康行”慢病防控主题系列活动——糖尿病防治专题微直播,目前已经直播两场,收获了良好的防控传播效果。

本次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家庭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诺和诺德中国公益支持,通过新华网、中国家庭报直播平台、新浪微博、优酷、抖音、快手等平台播出,共有360万网友在线观看。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通电子处方流转通道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