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脑病从“胃”治

2023-04-17 18:42:25    生命时报

传统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位置最上,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医易一理》记载:“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脑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常见的高致残率及死亡率的疾病,一直是各代医家研究的重点。中医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通过脾、胃、肠来论治脑病具有良好疗效,其中又以胃为重点,即所谓的“脑病胃治”。

生理上相互联系。人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把脏腑形体关窍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形成统一的整体。从经络循行上看,脑与胃经、大肠经在经络结构上有密切联系:“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循眼系,入络脑”。从脏腑功能上讲,脑为神之所主,故可主宰生命活动,统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筋骨。而神之所生,则依赖于身体的气血津液,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食物通过胃的受纳腐熟及脾的运化,方能化气生血,气血津液充足则脑神得以滋养。

病理上相互影响。《脾胃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化生气血津液,若脾胃伤则气血津液化生不足,全身脏腑则会失于濡养,体现在脑病上则是脑髓不充,清窍失养,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痴呆等症。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其运化功能失常还会影响气机升降,久则蕴痰生湿,阻滞气血,使脑髓失养;若痰浊上犯则会蒙蔽清窍,久则化生痰火,使神志错乱。《伤寒论》阳明病中多有因“胃中燥”而致“烦躁”“谵语”“喜忘”“癫狂”的描述。此因胃肠燥热内结致腑气不通,燥热挟浊气上攻,扰及神明所致。若脑主神明功能失常,则会影响对各脏器的掌控、协调功能,从而引起包括胃、脾、肠等在内的脏腑病理变化。

现代医学佐证。现代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影响肠道功能的重要因素。许多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均揭示了心理因素与肠道功能有关,性格外向、自尊心强的人大便频繁,量多;便秘患者则具有较高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双向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脑可影响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以及肠黏膜免疫反应,还可通过改变肠黏膜的通透性调节肠道菌群构成及功能变化。而肠道菌群不仅可调控对食物的选择,还可参与调控脑发育、应激反应、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等中枢神经系统活动。

以上三点为“脑病胃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常见脑病如何应用论治?

论治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若脾虚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则神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安、不寐。“血不养魂,魂不安舍,夜卧则惊,睡眠不安。”对于此型失眠,《医学心悟·不得卧》称,“归脾汤主之”。若魂不安舍(表现为时睡时醒、睡不踏实)者多加酸枣仁、柏子仁、朱砂等药。中焦(脾胃)不仅为气血生化之源,还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若脾胃失于运化,会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津液输布代谢障碍,化痰生湿,痰浊随气机上逆,蒙蔽清窍,扰乱心神而致失眠,治宜燥湿运脾、化痰理气,可选温胆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论治痴呆。痴呆多发生于老年期,老年脏腑功能减退,其中以脾肾功能减退最为突出。老年人因为年老体虚,喜静恶动或过食肥甘等损伤脾胃,影响气机升降,产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从而进一步影响气机调节及脏腑功能,使脑髓失养,而致痴呆。临床上,痴呆患者多表现为形体肥胖、身重乏力、步态不稳、面色萎黄、神情呆滞、 二便不调、 舌体胖大有齿痕、苔厚腻等,呈现一派“脾虚”之象。治疗上应益气健脾、 醒脑开窍,可以归脾汤为基础方,加胆南星、石菖蒲等祛痰开窍之品治疗。

论治中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功能失常会影响肺的功能,进而影响宗气生成,使之不能濡养大脑而致中风。中风损伤脑髓,脑主神明之能失职,影响大肠传化而致便秘,便秘又致体内糟粕蓄积,浊气不降,遂向表里之肺气上逆入脑,进一步影响脑髓功能,加重中风之症。故通腑之法在中风中具有重要意义。王永炎院士以大承气汤化裁而成的星蒌承气汤便是中风“上病下治”之代表方。全方通腑泻热、导热下行,使浊毒可泻,气血之逆乱可正,浊气不得侵袭脑髓则脑髓渐清,中风之症渐解。

其实,不止脑病,各系统疾病均应注意调护脾胃功能,脾胃和方能后天充,不仅能提高机体对抗病邪的能力,还能提高抵御病邪的能力,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  孙林娟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家门口享优质诊疗,百姓看病更有“医靠”
下一篇:安徽推出22项举措促医药产业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