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学术带头人 范冠杰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2%,严重危害民众身体健康。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学术带头人范冠杰教授从医多年,一直致力于糖尿病的防治研究工作,主张以哲学思想引领中医思维,并总结出“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思维理论指导临床,教大家如何用纯中医方法控好血糖。
范冠杰出生于河南,为范仲淹第29代后人。承先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范冠杰早年便立志从事中医。1981年,17岁的范冠杰考入河南中医学院,自此踏上医路。毕业后分配至广西中医学院就职,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临床学术水平,1993年,范冠杰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国医大师吕仁教授和王永炎院士。获得博士学位后,范冠杰师从岭南伤寒大家熊曼琪教授。从此,在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上深耕近40载。
治疗糖尿病,目前西医主要采用口服或注射类降糖药物,常常需要多联用药,短期内降糖效果很好,但从长期来看,存在低血糖、体重增加、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范冠杰从“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论治糖尿病,长期临床实践发现,纯中医治疗不但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不良反应也较西药少。
范冠杰认为,糖尿病是多种病因病机相互错杂的结果,并非单纯由燥热津亏引起。他原创的“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主要强调抓住疾病的主证(核心病机),动态把握疾病演变规律,以药串为单元,针对核心病机变化进行连贯有序的治疗。他诊治糖尿病从患者形体、生活习惯、心理、症状及舌脉分析等多方面综合辨证,灵活组合运用多种中药“药串”进行治疗。譬如,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情绪抑郁,患糖尿病后,更加焦虑,常见眉头紧锁、神情凝重、脉象弦紧、少言懒语、叹气连连等症状,此类患者核心主证为肝气郁结,应选柴胡、白芍、薄荷、牡丹皮等疏肝解郁“药串”治之,后续再根据具体症状或清利湿热或健脾补肾持续调理。在范冠杰看来,动态把握核心病机,灵活选用与主证相对应的药串或灵活加减化裁整方,“动”“定”观贯穿了临床诊疗各个环节。
糖尿病的发病与饮食不节、久坐少动、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有效治疗疾病,且有预防发病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范冠杰时常跟患者开玩笑说“治病主要靠自己”,医生只能起到帮助作用,告诫患者得了糖尿病一定要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把自我管理落实到位。
1.动静结合,生活干预。建议患者根据个体化原则,调整饮食,并加强运动,运动时间以餐后运动为主,每日坚持30~60分钟。根据个体情况评估,最好选择慢跑、快步走、游泳、中医养生功法(八段锦、太极)以及抗阻运动(举哑铃)。
2.畅通情志,调和五脏。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往往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肝为五脏之贼”,肝失疏泄,会影响其他脏腑功能,仅靠药物治疗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治疗过程应注意心理疏导,让患者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疾病康复。
3.作息有时,劳逸适度。现代人有熬夜的习惯,长期不正常的作息习惯会让体内的肾上腺激素发生分泌过多的现象,引起高血压和高血糖。另一种情况是,有些患者睡眠时间过长,很少运动,体重逐渐增加,也会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作息有时、劳逸适度也是糖尿病疾病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范冠杰提醒,糖友们要想控制好血糖,除了“管住嘴,迈开腿”,还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中药调理。他特别提醒,千万不能相信所谓的偏方验方,因为不同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病机都存在差异性,而且同一患者的病机在不同阶段也会发生变化。建议糖友们必须到正规医院就诊,经医生具体辨证后应用中药,定期复诊进行方药调整。(本报特约记者 林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