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聊聊过去,治愈当下

2023-01-05 14:48:42    生命时报

和家中长辈聚会时、几个老友聊天时,我们常常都会做一件事:回忆过去。这些过去有大家一起参与的部分,也有些是私人的个人经历,比如老一辈的人喜欢分享自己的“当年事”:曾经的成就和荣誉、糗事和挫折、受到的伤害和重创、付出和辛苦……晚辈听多了也许会嫌烦,觉得“怎么说了又说”。但其实,反复地“忆旧”、回顾、诉说生活过往有非常积极的心理意义,不仅是对老人,对所有人都如此。

1.朝花夕拾帮助自我整合。关于“我自己”的所有回忆,学界称为“自传记忆”,就是诉说自己的历史。“我的故事”本身就承载着一个人生活的诸多意义,当我们叙述自己的早期记忆、低谷、转折、高潮等关键生活事件时,能促进对“我”的理解和认同,厘清“我是谁”“从哪来”“未来如何走”等问题,获得连贯感、和谐感。

2.“当年勇”能提升能力感。人总有无力、失落、衰退的时候,过去曾经得到的成就与意义在这个时候可以起到很重要的支撑、缓冲作用,保护我们的自尊、自信,帮助应对当下的困境。心理咨询领域中,也会应用“叙事疗法”来改善来访者心理健康。咨询师一般会引导患者诉说他们过往经历的积极事件,如曾经取得的成绩、克服的困难、友好的人际等,来提升患者的自我评价,获得重新面对现状的勇气和能力感。

3.“厚古薄今”有心理防御意义。其实诸多研究已经证明,“一代不如一代”是种认知错觉,但并不妨碍这种普遍的思维定势有一定积极意义。当我们畅聊自己“那个年代”时,如果能带着自豪感,这本身就是在肯定自我意义。随着年龄增长,自身在社会、人际、能力等领域的资源减少,面对“后浪”的不断追赶,难免有潜在的压力。此时如果同龄人围坐在一起感叹“今不如昔”,一定程度上能维护自尊,不至于看低现在的自己。

4.反复述说能让人释怀。“旧事重提”“发牢骚”并非一无是处,很多人在重复的讲述中,慢慢地就释怀、不在意了。这是因为,每一次我们“咀嚼”过往的故事时,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思考,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那时的事和人,自己说着说着就“想通了”。

5.向晚辈倾诉获得亲密感。向他人追忆自己的过往还有社交层面的意义。很多老人都喜欢跟后辈讲述自己的过去,有研究发现,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可以获得温暖感和亲密感。同时,由于身体衰老、认知能力退化,老人的生活大多不像年轻人那么丰富多彩,追忆往昔可以通过搜寻过往生活里的色彩,唤起生命的能量,还能帮助老人锻炼记忆功能,有效预防认知障碍。有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不轻易打断和评价,允许他们完整地叙述和回忆,更能起到疗愈作用。

基于此,亲友相聚时,不妨聊聊过去的自己。但要注意,有一种“忆旧”可能不利心理健康,就是处于低谷的人还不停回忆过往糟糕的事,这会加深消极体验。建议多忆起美好的往事,以减少负面心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郭瑞)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苏无锡早筛早诊惠及重点人群
下一篇:河南鹤壁用好“四级网络”保护群众健康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