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存统(1899—1970年),浙江金华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1922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任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劳动部副部长。他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为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专研马克思主义著作
20世纪20年代初期,日本社会主义思潮非常活跃。为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出路,施存统于1920年6月东渡扶桑。这次留学之旅让施存统的信仰发生了彻底变化,他抛弃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认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真理。
抵日之初,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施存统发奋攻读日语,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全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能够阅读日文书籍和文章。此后,他广泛阅读日文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并积极联络山川均、河上肇、堺利彦等日本知名的社会主义学者,同他们讨论和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他们所著的《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观》《劳动组合运动和阶级斗争》《俄罗斯革命和唯物史观》《见于〈共产党宣言〉中底唯物史观》等大量日文版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翻译成中文,并寄回国内发表。
在阅读和翻译马克思主义论著的过程中,施存统刻苦钻研、深入思考,很快系统掌握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学说重要原理。在此基础上,他在国内《共产党》《新青年》等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了《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主义》《马克思底共产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底应用》等多篇理论文章,系统阐述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些文章凭借鲜明的观点、深厚的理论,在当时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可以说,施存统在日本留学期间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研究,为国内马克思主义者开阔了视野,积极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施存统不仅在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上有很深的建树,而且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充分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推动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0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成员,施存统同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等中国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一道,把科学社会主义运用于指导近代中国革命活动。1922年,施存统留学回国后,受陈独秀委派,重振青年团组织。在担任团中央书记期间,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有效地解决了当时青年团存在的组织涣散问题,使团中央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强大行动力,为党的组织原则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他还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团的思想,在团中央机关刊物《先驱》上大篇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介绍苏联的情况,使《先驱》成为教育和团结中国青年的先进理论阵地。1924年,施存统接替瞿秋白出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后,他又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仅在课堂上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而且在讲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阐述具体的社会历史问题,深受青年学生欢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施存统的启发下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善于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使得施存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取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施存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的根本治学态度。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只有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他也成为在中国明确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观点的先行者。
在《读新凯先生底〈共产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一文中,施存统明确提出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持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指出,“绝对信仰是一种主义,我看要依内容而定。我可以自白,我是绝对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马克思主义,纯粹立在客观上面,而且并不包含何种具体制度;所以绝对信仰,并无妨碍。至于苏维埃制度,却不能绝对信仰的,因为还要参照自己国家底情形”。在《马克思底共产主义》中,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它的有些具体论断并不适用于中国。因此,各国实行马克思主义,都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他指出,“我以为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都是拿产业发达的国家底材料做根据的,所以他有些话,不适用于产业幼稚的国家。但我以为我们研究一种学说一种主义,决不应当‘囫囵吞枣’‘食古不化’,应该把那种主义那种学说底精髓取出”。他认为,“如果在中国实行马克思主义,在表面上或者要有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话冲突的地方;但这并不要紧,因为马克思主义底本身,并不是一个死板板的模型”。在《唯物史观在中国底应用》中,施存统在对中国国情作出具体分析后,直接号召“一切被掠夺被压制的阶级一同起来”,进行无妥协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施存统提出的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对于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彭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