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

天安门上看问题 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

王一彪    2023-12-28 18:31:49    《人民周刊》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一张报纸,上连党心,下接民心。要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对人民日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激励和温暖着党中央机关报每一个编辑记者。

怎样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如何做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我们有自己的深切体悟,也是地方部及国内分社同事们常用的一种形象说法——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走到田间地头找感觉。《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政治机关属性与生俱来,旗帜鲜明讲政治天经地义,坚持政治家办报乃应尽之责,胸怀“国之大者”更是必然要求。

 

这些年,无论策划报道,还是审改稿件,成为自己潜意识的是,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报道灵魂、时代强音。

报社同事经常讲,《人民日报》是一张新闻纸,更是一张思想纸。我们的深切体会是:新闻的基础在事实,话语的背后见思想,报道分量取决于思想的含量,文章影响力取决于思想的穿透力;好报道源于好选题,好选题犹如好种子,种子优良、丰收在望,深耕通讯报道这片沃土,一定要选育那些春种一粒、秋收万颗的好种子、金种子。

每一次策划报道选题,首先自问:这是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吗?我们深深感到:中央关心,才能上连党心;群众关切,才能下接民心;社会关注,才能影响广泛。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汇集点,应该就是报道的发力点。这与革命导师列宁提倡“要选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完全一致。实践证明,也只有选这样的主题,我们采写的报道才能紧扣时代脉搏、沟通读者心灵、引起社会反响。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河北阜平,进村入户看真贫,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

正因此,脱贫攻坚成为我最关注的选题领域,这个报道集中的半数作品聚焦脱贫攻坚。2017年春节前夕,距总书记考察阜平4年多,我们带着乡亲们“脱贫了没有,日子过得咋样”的问题,来到骆驼湾村、顾家台村采访,推出通讯《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阜平创富》。近3年后又到骆驼湾,采写一版头条《脱贫了还要好好干——回访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唐宗秀家》。阜平脱贫摘帽,还请河北分社采写记者调查版整版通讯《阜平战贫》。

除了阜平,还有其他几篇(组)也从不同角度报道脱贫攻坚。《“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记》,聚焦福建宁德的赤溪村如何“弱鸟先飞”、怎样“滴水穿石”;《脱贫攻坚看海雀》,从贵州毕节一个小山村的涅槃之路,细察大国治贫之道;《在虞城,看乡村振兴的曙光》,反映了人民日报社定点扶贫县河南虞城初现乡村振兴新气象;《乌苏里船歌新唱》,讲述了过上小康生活的黑龙江赫哲族群众的心声。

能够参与、记录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史诗,是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光荣。通过报道我们努力呈现: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实现,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壮丽画卷,激扬着“撸起袖子加油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旋律,说出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的百姓心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号召全党同志学习“四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这些年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

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做好新闻报道是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方式。这就要求媒体人善于抓住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温度的重要历史事件,并把这些历史事件纪念时间节点作为切入口,用新闻追记历史,把昨天、今天、明天更好地联系起来、贯通起来,给人以思索、启迪和激励。这个报道集收录的篇目,正是那些能让人怦然心动的“国家记忆”。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内蒙古自治政府已于1947年5月正式成立。为纪念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70周年,我们采写推出《解码“模范自治区”——听亲历者讲述内蒙古七十年》;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在我国松辽盆地发现第一个油田,被正式命名为大庆油田,终于把中国“贫油国”帽子甩进了太平洋。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我们深度解读《大庆为何青春常在》;

——始建于1958年、后又多次停工再复建、平均每公里铁路付出两名筑路者生命的成昆铁路,终于在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成昆铁路正式运营50周年之际,我们在一版头条推出长篇通讯《莽莽成昆出大山》;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给中国人带来集体悲伤,成为难忘的记忆,唐山重建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今日之唐山是在当年大地震废墟上崛起的一座现代化城市。2016年7月,我们在记者调查版整版刊发《唐山四十年》;

——“春天的故事”创造性地在南海之滨演绎,10万人才“闯海南”,激情竞逐“海南梦”,中国最大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牵动着世人目光。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我们采写推出《三十而立看海南》;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正如《上海:对标全球最高  开放之风劲吹》一文中的采访对象所言:“我们希望这是一扇窗,中国消费者推开它,可以看见世界;而国外的中小企业推开这扇窗,则可以看见整个中国。”

历史可以映亮现实,现实亦可照进历史。今与昔、得与失、瞬间与永恒、风雨与阳光、小日子与大时代……人生况味、家国情怀、万千气象,尽在那光阴的故事里。从那些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历史片段,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也可以鉴照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作者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人民周刊》2023年第21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21期

上一篇:出版界推出一批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主题图书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