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夕阳

——怀念池田大作先生

常嘉煌    2023-11-27 14:34:45    人民日报海外版

 

窗外夕阳如血,寒风中传来一个消息:池田大作先生逝世了。

这是我无法接受的事实。

两天前,我与丝绸之路艺术协会负责人访问创价学会总部,路过那片绿树环绕的寂静住宅时,还在想念着池田大作先生。

我们回想了父亲常书鸿与池田先生的友情和整理出版他们的对谈《敦煌的光彩》,我作为往来中日之间的使者和助理,在整理文稿过程中,第一时间看到了他们闪闪发光的思想,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这是我最珍贵的人生和艺术的教科书,因此我提议明年在纪念父亲诞辰120周年、母亲诞辰百年之际,在敦煌戈壁一块巨石上镌刻“敦煌的光彩”五个大字并留下两位先生的话,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这是因为他们两人一生对丝绸之路敦煌艺术的热爱和诠释,影响了许多学者、艺术家。

50年前,当我看到池田先生的《夕阳》摄影集时非常震撼,我那时还不知道他与中国有那么深的渊源。后来,夕阳也成为我写生创作的源泉。

1984年我赴日留学,一年后我和父母参加了盛大的琦玉文化节,当池田先生向两万观众介绍常书鸿、李承仙并引起全场欢呼时,我看到父母脸庞上流下的晶莹泪水,因为这是对他们一生守护敦煌的褒奖。

旅日40年中,我5次见到池田先生,这是难得的殊荣和聆听教诲的机会,他每次见面都给我热情的鼓励:努力学习,为日中友好、为世界和平,创造新的文化艺术。

1997年,当母亲带领我向池田先生报告在敦煌开凿新石窟时,池田先生马上说:“新的石窟壁画的制作是敦煌文化复兴,是重大的和平文化大事业,是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据点,是使人类的心更加宽广的原点。”

这句话支持着我克服任何困难,砥砺前行,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将告慰两位先生:为了人类和平和文化,我会继续做下去,传承、发展敦煌艺术。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钟声”:表明大国立场 捍卫公平正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