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为红色传承创新表达 让党史故事可信可读

《破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新书发布会暨“上海石库门与伟大建党精神”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09-27 14:40:45   

9月23日下午,《破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新书发布会暨“上海石库门与伟大建党精神”研讨会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发布会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支持,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红色文创专业委员会承办。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韵斐,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新书作者、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徐光寿为新书揭幕。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福进主持发布会。

 

 

《破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是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指导、著名学者徐光寿教授撰写的党史类纪实文学作品。该书以广大党员和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建党活动为主体,用40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回顾了百余年前风起云涌的建党历程。全书以北大红楼为起点,讲述了1920年6月至1922年7月间,在以上海新老渔阳里为圆心、“红色一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接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会、党的一大和党的二大“两年三会”的红色故事,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团体到政党、从雏形到完备、从局部到全国的建党伟业,有利于青少年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国庆前夕,《破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一书的出版发行,成为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献礼。

 

 

与以图文为主的传统书籍不同,该书从策划之初不仅坚持信仰高度、搭建红色桥梁,还通过努力营造年轻一代喜爱的时代语境,通过科技赋能创新阅读形式,成为一本可阅读文字、可扫码观看视频的融媒体读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红色文创专业委员会主任曹天风介绍,编委会曾组织多场创作座谈会,听取少先队员和青年团员的心声和建议,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对书稿反复打磨。该书还获得了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授权,内附识别码。读者通过扫描,随时随地可以观看《精神之源 力量之基——解码伟大建党精神》4集短视频。未来,该书还将改编为影视剧和沉浸式演出,叠加影视艺术的感染力,讲好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征”的建党故事。

 

 

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上,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俞秀松烈士后人、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副会长、监事俞敏,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晓林,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丁晓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等学者从选题方向、文字表达和呈现形式等方面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

 

 

为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和建党故事,活动现场,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新书作者徐光寿还向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新疆建设兵团驻上海办事处、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金融业联合会、杉达学院、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团中央旧址纪念馆、“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中共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新经济联合党委等单位赠书。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抬头见山,心中有情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