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风骨》第二版座谈会9月17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陆百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赵国方、南京大学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刘重喜等,就《知识与风骨》一书对作者吴象水其人、记者生涯、成书背景和外界评价展开了研讨。作为南京大学校友代表,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新华社高级编辑记者单纯刚、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王琦等参加会议。
《知识与风骨》是一部“用脚记录历史”的新闻作品集,作者是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吴象水。1953年7月,吴象水出生于浙江义乌农村一个贫苦家庭。孩童时期,他便熟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成了他的座右铭,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四十年如一日,以敏锐的洞察、慎思的精神、评判的勇气,观察、记录着家乡的发展,为时代鼓与呼。《知识与风骨》忠实地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义乌小商品市场从民众自发创建、崛起到走向世界的历程。书中包含调查报告、消息通讯、特写访谈等新闻体裁,既记载了 “小商品之都”命运的变迁,也展示了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呈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提起义乌,你会想到什么?曾几何时,义乌只是浙江省的一个小县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成了闻名遐迩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很难想象,这个堪称民营经济发展奇迹的小地方,是如何将“鸡毛换糖”这种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货郎担模式,一步步发展成如今的国际化大市场。更难想象,“小商品之都”这个名号,经历了怎样漫长过程,最终破土而出。40多年前的1982年7月,吴象水写成稿件,吸引了《浙江日报》专家的眼球。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推敲和修改,文稿于1982年11月在《浙江日报》发表,正式吹响“小商品之都”民营经济时代的号角。这个名叫吴象水的年轻记者因此一举成名,“用脚丈量、用笔还原”的记者生涯从此开启。
2021年7月,吴象水整理之前40多年的新闻作品,在母校的助推下,由南京大学出版社集结成《知识与风骨》一书。浏览目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历史切片串联起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浙江民营经济的脉络。翻开书页,字里行间又流淌着一个新闻人“铁肩担道义”的风骨和情义。
《知识与风骨》的出版离不开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助推。2018年,时任文学院党委书记的刘重喜,看到南京大学历史系口述史中心的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恰逢改革开放40年,便想起了扎根义乌的吴象水校友。此后,南大文学院派出古典文献专业在读的优秀硕士研究生王琦和杨万光两名同学(现分别为北大和南大博士在读)作为编辑,入驻义乌,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完成了资料的识别、校对,之后便是细致的选编,为重点篇目补充创作手记、撰写点评,最终使这本书得以出版。
在座谈会上,陆百甫对《知识与风骨》一书给以肯定评价:第一,对于新闻工作者、媒体人,这本书具有参照性,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没有负面影响,向正能量推进;第二,具有范本性,对高校师生来说,在讲课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书中故事作为范例,深入探讨研究;第三,具有史料性,将义乌民营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包容其中,解剖一个麻雀,便能看到整体,对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的人员来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第四,对于干部和企业家具有启示性,无论是引导、监督市场,还是从事生产经营、遇到难题,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实用的答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