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广西高院公布10起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全链条打击电诈犯罪

2023-12-25 11:06:33    人民法院报

本报讯 (记者 吴 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式复合化、诈骗手段迭代升级、黑灰产犯罪境外化,犯罪案件总量持续高位运行。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今年以来广西法院依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并公布10起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广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按照打深、打透、打彻底的工作要求,依法从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持全链条打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洗钱以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等上下游犯罪,以判决实刑为主,加大罚金力度;结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依法甄别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存在的黑恶势力,及时向公安机关移交线索;全力追赃挽损,加大对犯罪分子适用财产刑,加大退赔执行力度,最大限度削弱犯罪分子的再犯能力,及时将涉诈资金返还给被骗群众。

针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突出问题,广西法院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以及行业部门的沟通协作,依法从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衍生犯罪和境内协同犯罪,推动形成打击整治合力;聚焦案件背后的行业管理漏洞和短板,发挥司法建议优势,推动形成打击、预防、治理并举的工作机制;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以及处于犯罪产业链底端获利较少的“卡农”等辅助人员,依法从宽处理,构建多层次的惩戒处罚体系。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法治力量保障和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