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揪出“网络水军”,也别忘了其“客户”

柴春元    2023-12-25 10:53:06    检察日报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公安机关打掉两个“网络水军”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陈某从2016年开始充当“网络水军”,并于2018年分别注册成立了两家网络科技公司,各聘用2名员工从事“刷量控评”违法活动。截至案发,两个团伙涉案金额逾300万元(据12月24日澎湃新闻)。

“谁在买他们的评论?”在新闻留言区,网友的这条评论相当锐利,同时也道出了广大消费者的真实关切。是啊,这两支“网络水军”的“刷量控评”服务都卖给了哪些经营者?要知道,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下单量和评价往往是人们购买商品、服务的重要指引,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家的交易状况和交易额。可现在,这些单量和评价中被注入了价值数百万元的“水分”,这会导致多少消费者受到误导?组织实施这样的“刷量控评”固然涉嫌违法犯罪,某些经营者购买、使用“刷量控评”服务,既违反了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不得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规定,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不得组织虚假交易的禁止性条款。因此,对“网络水军”的那些“客户”,不但有关行政监管部门应当予以严肃处罚,消费者也可以依法维权。现在,“网络水军”已经落网,广大消费者期待他们的那些“客户”也被查处甚至曝光,很合理也很有必要。期待有关部门对消费者的这项合理追问不要轻易略过,对那些不良“客户”更不可轻易放过。

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生活发展到今天,“网络水军”的“阵地”也在拓展。日前,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成效,并指出将重拳出击,继续整治网暴、网络谣言等各类网络乱象,特别是打击一批组织“网络水军”“打手”或其他人员实施网络暴力的发起者。虽说与“刷量控评”的领域不同,网暴中的“水军”“打手”同样也需要找到“客户”,才能实现非法牟利目的。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词,其背后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此处:欲有效整治“网络水军”,就必须深挖和打击其所涉的整个黑灰产业链。有关执法部门在揪出“网络水军”之后应再深挖其“客户”,做到全链条打击。此外,广大电商、社交网站、新媒体平台,特别是专门的评价类网站、平台,也应做到守土有责,在自身严格依法经营的同时,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发现“水军”及其“客户”的身影应当及时处置,必要时还应依法向有关执法、监管部门报送相关线索。只有线上线下并举,多个部门联动,才能将“网络水军”所涉黑灰产业链彻底打掉,让整个网络生态逐渐清朗起来。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法治力量保障和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