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股东为讨债隐瞒还款事实被罚款

2023-12-06 13:04:21    法治日报

近日,浙江省龙港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查明原告冯某某故意隐瞒被告宁德市某顺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顺公司)的还款事实,依法决定对冯某某罚款5万元。

冯某某是某顺公司的股东。2022年9月26日,某顺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让冯某某向银行贷款110万元转至公司账户,并出具了借款收据。此外,冯某某在起诉时称,今年3月17日,某顺公司又向他借款45397元,并出具了一份借款收据。

“法官,这笔钱真的是我替公司购买货物垫付的钱!”在案件经办法官多次询问后,冯某某在法庭上坚称,45397元的债务是单独的债务,与此前银行贷款没有关联。因某顺公司没有到庭,经办法官一时无法核对。

考虑到冯某某是公司股东,虚假诉讼的可能性较大,为确认债务真实性,经办法官立即联系了某顺公司,要求其提供公司会计账簿,并让公司出纳、会计到庭说明相关情况,对原被告之间的每一笔款项往来进行仔细核查。

经办法官调查发现,冯某某在偿还最后两笔银行贷款及利息后,某顺公司没有像往常一样向冯某某转账相同金额的款项,而两笔银行贷款及利息的金额之和恰好等于45397元。经办法官立即对冯某某进行约谈,向其说明证据调查情况,并释明了虚假诉讼的严重后果。冯某某认识到了自身错误,承认了隐瞒被告还款事实的行为,并变更了诉讼请求。

“我就是想多拿回一些钱,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现在非常后悔。”冯某某在收到罚款决定书时说。据了解,某顺公司因经营不善,欠下大量债务无法偿还,公司名下财产正在被法院处置。冯某某希望提高自己的债权金额,从而在参与分配时多拿到一些钱,于是就在起诉时隐瞒了部分还款事实,违反了诚信原则,最终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记者 王 春 通讯员 龚国新)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下一篇:打架“成本”高 遇事莫冲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