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退订机票“票面全退”并非“款项全退”

2023-10-25 13:58:29    法治日报

在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审结的一起机票退费纠纷案中,旅客小江认为,“票面全退”应解释为“款项全退”,要求订票平台全额退款,但该诉求并未得到法院支持。法院指出,机票价格由票面价格、其他税费等组成,“票面全退”并不等于支付的“款项全退”,旅客订票前务必对相关条款内容仔细阅读。

据了解,小江在某线上订票平台购买了一张国际航班机票,共支付17716元,其中包含14272元机票费用及税费3444元。起飞前6小时左右,小江向平台申请退票,翌日收到了退款14430元,退款明细显示“需扣款项(税费)3286元”。据了解,根据平台的退改签规则,“提前3小时退票,票面全退,可退税款158元;不足3小时,退款930元,可退税158元”。

小江认为,平台的退改签规则标注不清、引人混淆,让其误以为“票面全退”的意思是“款项全退”,因此诉至法院,要求平台退还被扣除的3286元。平台则认为,其已经向小江展示了相关退改签规则,保障了旅客的知情权,不存在展示不清的问题,已经尽到了平台义务。

法院审理认为,订票平台在小江订票时,已经清晰地展示了“退改签规则”,并在后续按“退改签规则”进行了退款,而小江将“票面全退”理解为“款项全退”系其误解。据此,法院一审驳回了小江的退费诉求。小江上诉后,北京四中院二审维持了原判。

承办法官提示道,“票面全退”并不等于支付的“款项全退”,其中税费如何退款需要依据退改签规则执行。不同航空公司、购票平台、航班的机票退改签规则都不尽相同,旅客需要仔细阅读,尽量在付款前与对方进行确认,避免退改签成本超出预期。(记者 徐伟伦 实习生 郎佩冉)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