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团伙以藏品拍卖为幌子骗185人“入局”

2023-10-25 13:57:08    法治日报

近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虚假古董交易诈骗案,分别判处21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2年6个月至10个月,并处罚金。

家住天津的文某爱好收集书画作品。一天,他接到一通自称某代拍公司员工的电话,称公司可以对文某手里的藏品进行免费鉴定,还能通过宣传推广手段联系客户、高价卖出。

在其熟练的话术下,文某心动请求“鉴宝”。此后,上述代拍公司的多名“业务员”以推广费、宣传费、手续费等为由,相继向文某索要多笔费用。直到数日后,文某发现“业务员”失去踪迹,代拍公司也人去楼空。意识到自己被骗,文某报了警。

经查,自2018年11月起,被告人张某、柴某等人为获取非法利益,在天津市河东区、滨海新区先后成立5家公司,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实施诈骗行为。二人首先通过互联网获取有收藏买卖需求的被害人信息,并雇佣多名“业务员”,利用公司提供的各种“话术”,将大部分被害人骗至上述公司。

随后,不法分子以召开收藏品拍卖会、为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交易平台、承诺将被害人的藏品高价出售等理由,向被害人收取收藏品展位费等虚假费用,骗取被害人钱财。此外,部分被告人还通过相互配合,欺骗被害人以畸高的价格购买被告人事先准备的“藏品”,以骗取被害人巨额钱财。

经审计,该21人犯罪集团共诈骗被害人185人,涉案金额共计780余万元。

今年8月,津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津南区法院提起公诉,认为应当以诈骗罪追究被告人张某等21人的刑事责任。

津南区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被告人为了实施诈骗行为,聚集在一起,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使用统一的诈骗手段,形成了以被告人张某、柴某为首要分子,被告人邵某、孙某某、商某某为骨干成员,其他被告人为一般人员的犯罪集团。法院综合考虑后,依法作出上述判决。(记者 范瑞恒 通讯员 方 言 黄茂鑫)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