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捅破控糖奶茶的“肥皂泡”

无锡梁溪:检察建议督促整治虚假宣传

2023-10-12 11:29:07    检察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周丹秋 过浩杰 谈文玺)随着秋日来临,许多奶茶店纷纷打出了“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旗号进行宣传推广。其中,一些奶茶店还在宣传中号称其产品“健康”,有“控糖”等功效。日前,针对“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上志愿者反映的某茶饮品牌存在虚假宣传行为的情况,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迅速展开调查,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

今年5月,梁溪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收到“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发来的一条线索:某知名连锁茶饮品牌在其公众号中宣称所售饮品“按配比添加阿拉伯糖,可抑制约70%的蔗糖吸收”,具有“抑制血糖升高,预防高血糖”“阻断人体对蔗糖的吸收”等功效,可能是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

为了解情况,检察官来到该茶饮品牌的10余家门店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该品牌的广告牌、产品标签和包装上均对饮品添加阿拉伯糖及其控糖功效进行了宣传。“我们这款奶茶添加的是阿拉伯糖,可以抑制70%的蔗糖吸收,完全不用担心喝完会长胖。”当检察官问起这款奶茶的优点时,工作人员的介绍也与广告宣传如出一辙。

如此宣传会不会具有误导性?办案检察官向无锡市某医院患有高血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其面对上述宣传而购买、饮用该产品的意愿。回收的123份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95%的受访者表示会受广告宣传的影响购买。

那么,产品的真实功效究竟如何?阿拉伯糖真的能够阻断人体吸收蔗糖、预防高血糖吗?通过查阅阿拉伯糖的相关研究资料并走访专家,检察官了解到,阿拉伯糖一般作为代糖使用,其功效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葡萄糖的吸收与代谢,而非阻断人体对蔗糖的吸收,并且必须达到一定摄入量才有可能会发挥这一效果。

那么,该茶饮品牌宣传的奶茶产品中阿拉伯糖的含量有多少?其广告是否构成虚假宣传?为此,检察官追踪溯源,找到了该品牌门店使用的瓶装糖浆的生产商。经查,该瓶装糖浆中含有白砂糖、绵白糖、生活饮用水、L-阿拉伯糖、山梨酸钾,其中阿拉伯糖含量为0.36g,占比仅0.01%,远不能达到阿拉伯糖发挥功效的含量,而白砂糖和绵白糖的占比则高达72.81%。显然,广告宣传中的“控糖奶茶”实际上并没有控糖功能。

今年5月,梁溪区检察院召开了公开听证会,邀请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等专家、律师及人大代表参加。经过公开听证,检察院认为,该茶饮品牌对涉案食品功能介绍不真实,其在广告中宣称所售饮品“按配比添加阿拉伯糖,可抑制约70%的蔗糖吸收”涉嫌欺骗误导消费者,已构成虚假宣传,而消费者,特别是需要控糖的消费者在受误导的情况下购买饮用该饮品,会有害身体健康,具有较大食品安全风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日前,梁溪区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对该茶饮品牌门店虚假宣传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收到检察建议书后,被建议部门迅速开展调查,约谈涉案品牌商并要求其立即停止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同时依法对其作出罚款32万元的行政处罚。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冉平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下一篇:为美丽珊瑚筑起法治屏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