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品牌奶粉里混入玉米糊精,如此造假法不容

郑州管城:对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王彬 校元元 贾阳阳    2023-07-06 19:57:00    检察日报

一袋净含量10斤,外包装标为新西兰某进口品牌的假奶粉,真实奶粉含量只有7斤,其余3斤都是植脂末、玉米糊精的添加剂。近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常某提起公诉,并对其侵害不特定公民身体健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近日,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常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责令其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支付社会公共利益损害赔偿金2.6万元。

“以前我在老家的时候听人说生产假冒奶粉能挣快钱,就打算自己也试试。”2022年9月,常某详细打听到假奶粉的生产过程,便打算“大干一番”。他来到管城回族区某村租了一间厂房,在网上购得搅拌机与封装机,又从商场购入大量某进口品牌原装奶粉、该品牌空包装袋以及植脂末、玉米糊精,在没有任何生产资质的情况下开始了“发财之旅”。

“这个品牌的奶粉主要是给成人吃的,而且添加的东西也都无毒无害,只不过营养没有那么充足罢了,应该不会被查到。”常某交代,他造假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将购买的原装奶粉、植脂末、玉米糊精按照7:2:1的比例混合搅拌后,再灌装进该品牌的包装袋中封装。这样操作下来,7斤的奶粉可以轻松增重至10斤,随后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在网上售卖。短短1个月,常某就生产出1吨的假奶粉,并已有2500余斤流入市场。

因为工作量太大,常某便前往劳务市场,按照200元一天的价格招零工到厂房来帮忙。“我找的这些员工大多没什么文化,识字不多,外包装又都是英文,他们肯定看不懂。而且他们只干一两天,结完工资我就让他们走,这样就不会被发现了。”常某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但很快就被食药监管部门注意到了。2022年10月13日,管城回族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来到常某的小作坊突击检查,当场查获假冒奶粉134袋,价值逾8.5万元。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将案件移送管城回族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办案检察官经审查认为,常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已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此外,常某生产的假奶粉虽然无毒,但经检测,奶粉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均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侵犯了不特定公民的身体健康,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遂对常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审理后,依法作出上述判决。常某自知违法,悔不当初,当庭认罪服判。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细致深入调研 寻求治堵实招
下一篇:西藏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原副厅级巡视专员罗红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