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北京法院——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依法惩处毒品犯罪

魏哲哲    2023-06-29 18:45:32    人民日报

“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六万元!”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王某某以贩毒罪依法作出判决。王某某贩卖“上头”电子烟、烟油,收取钱款后以快递闪送的方式交付。经抽检鉴定,检出国家列管大麻素成分。

“囤货数量大,且王某某多次在公共场所推销,影响恶劣危害大,法庭综合考虑涉案新型毒品致瘾癖性、数量、一般含量、传播方式、社会危害性等因素,依法作出判决,对贩毒犯罪分子形成震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肖江峰说。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对全市2020年以来毒品犯罪案件审判情况进行梳理发现,涉案毒品种类趋向多元化。其中,新精神活性物质(新型毒品)数量不断攀升,其不仅种类多,毒理作用比传统毒品更加强烈,具有很强成瘾性,而且经常伪装成糖果、巧克力、饮料等常见消费品,伪装性、迷惑性更强,社会危害更大。

“对新型毒品犯罪、侵害青少年的毒品犯罪,持续加大惩处力度;依法惩处涉毒洗钱和窝藏毒赃等下游犯罪,对毒品犯罪加强全链条打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玲玲介绍,北京各级法院通过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惩处毒品犯罪。2020年以来,毒品犯罪分子中判处重刑率达20.5%,对震慑、遏制毒品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毒品犯罪呈现“网上网下交织、线上线下同步”的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近七成毒品犯罪交易依托互联网实施,采用“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方式较为普遍,毒品交易“人、钱、毒”分离特征明显,犯罪手段更隐蔽,证据收集和案件查处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治罪和治理并重,北京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积极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针对毒品犯罪案件审判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及时向市场监管、网信、药监、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完善行业监管和治理,构建立体化禁毒防控体系。

“例如,北京一中院针对电子烟新型毒品泛滥加剧青少年涉毒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就预防青少年涉毒提出治理建议;北京朝阳法院根据涉毒人员复吸率高折射出的问题,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完善预防治理的有效机制。”孙玲玲说,北京法院将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深度参与毒品问题综合治理,为禁毒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9日   第 1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兼职“话务员”暗藏陷阱 湖北通城一男子因涉嫌诈骗被拘
下一篇:江苏常州:“警心护苗”上好暑假安全“三堂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