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宜宾叙州区法院审结一起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

七名被告人制售巨额假药被判刑

2023-06-15 10:18:21    人民法院报

本报讯  近日,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案金额上亿元的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1.24亿元;以生产假药罪或销售假药罪,分别判处其余6名被告人六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应的附加刑。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5月,被告人陈某租赁房屋,雇佣人员生产药品“九龙中药丸”“九龍中药丸”。2020年6月,被告人邓某等人受陈某安排,按照陈某所提供的“配方”将地塞米松、萘福泮片、对乙酰氨基酚片、保泰松等多种西药药物与建曲、茴香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用粉碎机打碎,混入面粉后制作成颗粒状药丸,然后将制作好的药丸装入“九龍中药丸”“九龙中药丸”袋子(每袋100粒,外加膏药两张)包装好,再按照50袋一提的标准用塑料手提袋打包。被告人陈某将“九龍中药丸”“九龙中药丸”冒充中药,通过实名认证的微信账号,以每袋1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并绑定相应银行卡收取货款;陈某将买家信息通过微信发送给快递员,安排被告人赵某等人将打包好的“九龍中药丸”“九龙中药丸”用车送至快递点,以快递的形式发往全国各地。经会计师事务所鉴定,陈某生产、销售“九龍中药丸”“九龙中药丸”金额共计7362万余元。经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从被告人陈某等人所生产、销售的“九龍中药丸”“九龙中药丸”中检出阿司匹林、醋酸泼尼松、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保泰松等化学药成分,但其对外宣传的原料成分为中药,属于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依法定性为假药。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陈某雇请被告人邓某等人生产假药,并雇请赵某等人运送至快递点进行销售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7名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根据各被告人的涉案金额,均属情节特别严重,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院综合考量各被告人犯罪情节、在犯罪组织中的作用及认罪态度后,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张静之  张静维)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紧贴群众需求 优化公证服务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