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浙江余姚警方打掉一个涉恶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67人

2023-05-18 10:17:02    法治日报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公安局主动适应黑恶犯罪网络化新趋势,打掉一个以田某祥、李某光为首的恶势力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7人,扣押作案手机211部,电脑72台,涉案金额达3800余万元。

近年来,民间网络借贷发展迅速,导致一些以“软暴力”催收为主要表现特征的非法活动愈演愈烈,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

2022年12月初,余姚警方接到一家公司负责人报警称:自2022年12月8日起,一直有骚扰电话打进公司,对方声称其公司员工方某(化名)欠债不还。同时,对方还多次向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市信访部门展开投诉,恶意编造其公司服务态度差,要求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对方的恶意骚扰,对公司员工的工作、生活以及公司的经营、业务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受害人方某叙述:因为在几个网贷平台有逾期欠款,不仅他每天要收到二三十次催收电话或短信,他的亲朋好友也受到了同样的骚扰。“欠债还钱的道理我懂,这些平台怎么样花力气找我,我都无话可说,但是他们波及到其他人,这就太过分了。”

接到报警后,余姚市公安局立即成立由刑侦大队、网安大队等组成的专案组,迅速开展侦查工作。经过深入分析和研判,专案组民警发现该团伙组织打着商务咨询公司的幌子,非法获取和查询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电话、短信等“软暴力”方式恶意骚扰受害人及其关系人,以逼迫受害人归还高息网贷。

经过统一部署,今年1月10日,余姚警方出动上百名警力奔赴湖南长沙、龙山等地进行统一收网抓捕行动,随着犯罪嫌疑人的落网,该案更多细节也得以浮现。

从2020年起,以田某祥、李某光为首的不法团伙成立商务咨询公司,专门承揽一些网贷公司的催账业务。该团伙组织架构严密、人员分工明确。借公司名义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公民信息后,采用电话滋扰、恶意举报、恐吓等“软暴力”手段向受害人及其关系人催讨贷款。

如果受害人拒不还款,他们就会将这些短信群发给受害人及其社会关系人,并多次电话滋扰受害人及其关系人,利用受害人要面子的心理,达成催收业务,给受害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

该团伙利用“软暴力”非法催收获利1200余万元,受害人达上万人,涉及浙江、上海、江苏等多地。

目前,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寻衅滋事罪,田某祥等67人均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群众如有贷款需求,一定要通过合法途径借款,民间高利贷存在较大风险,切记谨慎防范;如遭遇“软暴力”催收、暴力讨债、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行为,一定要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并报警,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将对此依法查办,决不姑息。(记者 王 春 通讯员 龚利波 罗校校)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内乡法院:释法明理公正调解 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