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亓玉昆    2023-05-18 09:45:52    人民日报

对老年人消费欺诈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未按约定提供养老养生服务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日前,最高法发布一批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引起社会关注。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推进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好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大局。

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领域的专门法律增加涉老条款……党的十八大以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不断织密。有关部门进一步出台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康复护理、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举措、管理规范、技术标准,有力保障养老服务质量。去年,政法机关专门组织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努力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实践证明,法治建设越有针对性,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就越有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在健康养老、财产处分、情感慰藉等方面提出了更多元的需求。与此同时,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也出现一些新动向。这些新需求、新动向就是法治建设的着力点。比如,越来越多老年人接触到金融理财产品,如何保障老年人金融消费安全?把“以房养老”当作幌子骗取老年人钱财的案例频发,如何保护老年人合法财产权益?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居住生活,养老机构应尽到怎样的照管义务?

面对新情况,要有新办法。最高法这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居住权保护、委托理财、以房养老、精神赡养、养老机构义务、旅游维权等,基本涵盖了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的养老新问题。把这些案例集中发布,既为今后的涉老审判执行提供了有力指引,也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管用的风险提示。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始终紧盯涉及养老产业、消费欺诈等新问题,加大执法司法力度,同时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涉老年人婚姻家庭、侵权等矛盾纠纷的预警、排查、调解机制,推动涉老年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建立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司法需求。此外,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老年人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积极行动、真抓实干,法治才能更好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8日 1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内乡法院:释法明理公正调解 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下一篇:浙江余姚警方打掉一个涉恶团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