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人民军队不容“冒犯的艺术”来冒犯

2023-05-17 09:29:05    检察日报

在繁忙工作之余去听一场线下脱口秀,是现在很多人的不二选择。当你满心期待去到了现场,却发现演员在表演时抛出的“包袱”使用了不当表述,让你联想到人民子弟兵这一英雄群体,你会不会觉得不适?

近日,某脱口秀演员用人民子弟兵作为“包袱”,引发网友强烈不满。据《北京晚报》消息,5月15日,涉事演员就自己使用非常不恰当的比喻发文道歉;随后,涉事演员所属的公司回应称,已无限期停止其后续演出工作。目前,北京市朝阳区文旅局表示将介入此事调查,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已对相关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脱口秀被一些人称为“冒犯的艺术”,但“冒犯”是须建立在不容突破的底线和不可跨越的界限之上。换言之,脱口秀应刺中社会痛点,而不应“刺中”具有崇高社会地位且值得公众尊敬的社会群体。如今,针对此事的舆论几乎一边倒,足见群众早已对诸如此类的烂梗无法容忍。

军人是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尊重、优待军人是全社会应有的共识。涉事演员在表演中以低俗的比喻,针对人民子弟兵这类英雄群体玩梗,不仅贬损了军人群体的尊严和荣誉,还挑战了社会的基本道德底线,更有可能触犯法律红线。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第32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诋毁、贬损军人的荣誉,侮辱、诽谤军人的名誉。以脱口秀方式影射无私奉献的人民子弟兵,面向不特定观众输出恶意抹黑军人群体的言论,涉事演员的行为是否属于“侮辱、诽谤军人的名誉”,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已经在调查中,相信会给我们一个交代。如果涉事演员的行为涉嫌违法,有关主管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理;造成精神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创作有度、娱乐有边。切实加强内容审核以及行业规范,是推动脱口秀行业有序发展的重中之重。

文化和旅游部于2020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中指出,要重点加强脱口秀、相声以及先锋话剧、实验话剧等语言类节目的内容审核和现场监管。目前,脱口秀行业虽然会对演员的表演文本进行事前审核,但也存在审核标准不一、审核环节前置等问题,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制定规范化、可视化的行业审核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文本内容的准入性界限、尺度大小、演绎风格等都应囊括在标准之内。

此外,脱口秀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会根据观众反应对剧本进行擅自修改和添加,为避免脱口秀演员在此种情形下“口无遮拦”,脱口秀演员所在公司要事前对其做好职业培训以及内容指导,让其明确哪些内容是不容调侃、不容冒犯的,确保向观众输出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同时,要加大对脱口秀行业的管理力度。2022年12月,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指导下,来自全国各地的13家喜剧俱乐部联合发出了中国脱口秀行业第一份《促进脱口秀演出市场规范发展倡议书》,涉及到原创内容保护、人才培养、规范演出行为等方面。实践中,有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引导行业经营者加强自我规范,不断净化脱口秀等语言类演出市场。

玩梗侮辱军人,人民的感情不会接受,国家的法律也不会答应。紧绷心中弦,说好口中话,这是脱口秀演员应该谨记的,也是我们希望脱口秀行业能够做到的。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想成“网红”却成了“网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内乡法院:释法明理公正调解 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