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坚持办好群众小事服务平安大局的理念,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入该区矛调中心建设,将调解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之中,自2022年8月进驻武昌区矛调中心以来,除了涉诉纠纷化解外,主动将治理环节向前端和末端延伸,将预防矛盾纠纷体现在基层各处各环节,推动形成“调解优先、诉讼断后”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体系,从根源上有效减少矛盾纠纷产生,做到诉前调解工作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真正形成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从碎片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从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转变,从单向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最大限度在诉讼程序前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有效实现诉讼增量明显下降、区域和谐程度明显上升的目标,开创新时代“枫桥经验”调处化解矛盾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构建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体系,做好诉源治理常态化
今年3月,李先生来到武昌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就孩子上学要建立对口学籍档案所以需要和前妻变更抚养权寻求帮助,武昌区人民法院驻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诉调对接、及时调处,就后续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及探视权协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顺利拿到了民事调解书,一桩矛盾纠纷就此化解。
据悉,武昌区法院通过建立机制顺畅的诉调对接平台,大力开展涉诉纠纷的诉前化解与指导,加强常态化诉源治理业务培训,能调则调,该判则判,坚持规则引导与纠纷化解相统一,逐步形成以“非诉挺前、裁判断后”为核心的诉源治理新格局。
完善建立诉前化解精准化分类,做优诉源治理精细化
为提升调处成功率,武昌区法院定期对诉源治理情况开展分析研判,对相关案件领域存在调处成功率较低及调解力量薄弱的,提出整改意见,加强专业领域学习,以个案个性化解决为指引,遵循发力本意,依法本源,扩展化解空间,提升情感温度,突出和谐化解,优化矛盾纠纷处置方式,推动诉讼案件关口前移,建立纠纷分类预防体系,严格落实风险评估机制,从被动收案向源头治理、分类治理转变,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诉源治理夯实根基。
协同多方参与线上线下齐发力,做好诉源治理智能化
为有效减轻群众诉累,减轻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节省有限的司法资源,武昌区人民法院在矛调中心通过设立远程调解室,科技法庭等方式,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对于外地或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帮助其进入“网上调解室”,使当事人可以远程参与调解过程,线上签署调解协议、出具调解书、申请司法确认,既降低了调解成本,又提高了化解时效,实现千里矛盾对面调,线上线下齐共享,打通诉源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矛盾纠纷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了在线诉讼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整体法治智治新格局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武昌区法院将坚持将司法触角延伸至纠纷最前沿,从纠纷分层过滤到动态研判分析到上下联合解纷,不断提升新时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智慧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致力于诉源治理,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为建设平安武汉示范区赋能助力,为建设平安武昌重要窗口护航添彩。(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