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每个人都是全链条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快评)

宋朝军    2023-02-02 09:22:20    人民日报

乱停乱放、违规上楼、“飞线”充电、非法改装……近年来,由电动自行车导致的安全隐患不断增多。

如何让电动自行车行驶在“安全线”内,国家有关部门正联手从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全链条入手加强监管。国家的制度设计、硬件建设固然重要,但公众个体因素同样举足轻重,其实每个人都是全链条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

社会公众应当树立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的正确认识,摒弃侥幸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人为了图省事或贪便宜,主动购买不合格的电动自行车和电池产品,在行驶、充电、停放和回收各环节也都欠缺基本的安全意识,导致危险因素叠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害人又害己。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报告,2022年电动自行车和电池产品国抽不合格率高达21%,这一数字给公共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试想,如果公众都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自觉抵制不合格产品,杜绝不安全行为,举报违法违规现象,就能同监管部门合力拉起一道道安全防线,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运行,让公众更加安心出行。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02日 11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吉林省通化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赵正军接受审查调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