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全面回顾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伟大成就,深刻总结共建“一带一路”成功经验,提出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宏伟愿景,系统部署下一阶段行动举措,为开启下一个金色十年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迈出新步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着眼历史发展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开创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郑重宣布八项行动,对外发出坚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为各国发展繁荣拓展了光明前景,为全球开放合作注入了信心力量,赢得了与会代表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高度评价。
回顾十年历程,系统概括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从“大写意”转变为“工笔画”,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相继开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全方位推进,不仅给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好处,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联合国秘书长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数十亿民众带来希望和进步。
总结重要经验,深刻阐释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三个方面深刻总结经验,不仅揭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发展理念,也为携手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指明了“人间正道”。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以丝路精神为价值指引,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铺就造福各国人民的“发展带”和“幸福路”,给变乱交织的世界带来稳定性和正能量。共建“一带一路”拉紧了共建国家间的联系纽带,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提高,许多共建国家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
擘画宏伟愿景,明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国应携起手来,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这一宏伟愿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努力方向。通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能够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发展和减贫事业的经验,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通过共同实施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和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园区,推广菌草、杂交水稻等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将促进共建国家破解发展瓶颈,激活发展动力,推进产业发展、居民就业和减贫脱贫,加快其迈向现代化的步伐。据世界银行估算,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并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宣布八项行动,充分体现共建“一带一路”的高效务实。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提出了一系列务实合作重大举措。八项行动涵盖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国际合作机制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符合共建国家发展需求,为下一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务实举措;中国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者,更是推动落实的行动派和实干家。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10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我们积极推动与共建国家开展务实经贸合作,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质量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为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提供有力支撑。
贸易畅通跃上新台阶。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规模累计达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高于同期中国整体外贸增速和全球贸易增速。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规模占中国外贸比重从2013年39.2%提高至2022年45.4%,中国已成为114个共建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通道建设成效明显,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到8.1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60万标箱,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65个港口,有力带动共建国家间贸易往来。
双向投资实现新提升。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河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等一批投资合作项目落地,有力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就业和税收。截至2023年6月,在共建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100多个,累计投资近700亿美元,如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填补了中东北非地区玻璃纤维产业的空白,有效提升了当地产业发展水平。共建国家对华投资累计超过1400亿美元,在华新设企业近6.7万家,集中在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领域,分享中国市场机遇。
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2013—2022年,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达1.3万亿美元,覆盖交通运输、民用建筑、电力工程、石油化工、通信工程等诸多领域。建成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柬埔寨金港高速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有效改善了东道国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了互联互通水平。实施援外项目累计超过1600个,既有非洲疾控中心总部等成套项目,又有农业、教育、减贫等领域“小而美”项目,培训各类人才达35万名,增进了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自贸区网络创造新机遇。2013年以来,中国相继与韩国、格鲁吉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塞尔维亚等签署双边自贸协定,与东盟、智利、新西兰等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目前,中国已与21个共建国家签署15个自贸协定,初步建立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将激发“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更大潜力、创造更多机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建成全球最大自贸区,关税减让等制度红利持续释放。2022年,中国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整体外贸比重已达35%左右。
平台机制搭建新渠道。中国与22个共建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与55个共建国家建立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共建国家建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经贸议题交流更加顺畅,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持续加强。目前已成功举办6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展示超过24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共建国家参会企业累计超过7000家。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投洽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区域性展会为合作交流构筑宽广通路。
合作领域开辟新空间。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增长点。截至2022年底,中国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165个,海外仓数量超过2400个,跨境电商占外贸比重从2015年不到1%增至2022年的5%。“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成为新亮点,伙伴国增加到30个,组织开展“非洲好物网购节”“买在金砖”“网罗东盟好物”等特色活动,帮助伙伴国拓宽优质特色产品销售渠道。与共建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投资合作备忘录53个。
扎实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迈出新步伐
面向未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扎实落实八项行动,与各方共同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促进全方位经贸往来,实现更高合作水平。升级货物贸易。提升与共建国家贸易规模和质量,打造全球贸易新增长极。鼓励自共建国家进口,推动优质产品出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共建国家贸易产业合作。创新服务贸易。出台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提质升级扩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区。发展数字贸易。在上海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高标准建设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培育具有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领军企业。深化双向投资。提高对外投资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扩大三方和多方市场合作;高质量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投资高水平开放。推进项目合作。深化能源、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通信等基础设施合作,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共同建设好中泰铁路、匈塞铁路、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运营好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稳步推进比雷埃夫斯港等建设运营。
加强深层次机制对接,实现更高合作效益。完善经贸合作机制。发挥经贸联(混)委会等机制桥梁作用,建立更多贸易畅通、投资合作、服务贸易等合作机制,开展重点议题磋商。深化中俄、中欧等合作。落实首届中阿峰会、中海峰会、中国—中亚峰会成果,继续实施中非合作“九项工程”。支持港澳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发挥展会平台作用。全力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投洽会等重大展会,提升各区域性展会效能,支持更多共建国家企业参展,吸引更多展客商参会洽谈合作。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利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推动各方共同维护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贸易投资环境。积极落实《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软联通”水平。
聚焦新领域创新合作,实现更高供给质量。推动加快可持续发展。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扩大与共建国家绿色发展、蓝色经济等领域合作,积极商签投资合作备忘录。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贸易、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合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与东盟国家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深化与印尼、菲律宾“两国双园”合作,高质量建设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提升数字经济合作。推动与共建国家商签更多数字经济投资合作备忘录,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强化“小而美”项目建设。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优先事项,聚焦环保、农业、绿色能源、卫生、教育、减贫等领域,高效组织“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项目实施。
巩固多渠道支撑保障,实现更高发展韧性。加快自贸网络建设。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高质量实施RCEP,推进与东盟、海合会、秘鲁、洪都拉斯等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进程。强化重点通道建设。提升中欧班列过境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快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稳步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及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深入贯彻外商投资法;商签更多投资保护协定;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更新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等公共产品。讲好“一带一路”故事。通过典型项目、生动案例,向国际社会阐释解读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原则、方式及成效,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大合力。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 王文涛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