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争当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排头兵

2023-11-21 16:27:30    学习时报

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水道,是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山河的伟大工程,是与自然相互顺应、相互成就的杰出产物。大运河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流动的国家记忆。
  突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中的文化特质。大运河既是润泽百姓的千年水脉,更是传承历史的经典文脉。突出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全面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的理念,谋深做实运河基础研究,并充分挖掘运河历史文化内涵,全力打造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等节点工程,科学保护运河上的桥梁、城门、水门、石宕等标识性建(构)筑物,修缮修复古村古镇、历史街区等运河聚落文化资源,探索推进沿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工业遗产活化,创作推出运河主题文艺精品力作,全景再现运河文化风貌。突出把握人民主体性,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这既是运河文明变迁发展的高度概括,更是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价值取向。以“安全、生态、宜居、富民、智慧”为总目标,通过落实落细河湖长制,全面整治运河环境,高标准建设滨河绿道,高水平打造水美乡村,持续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非遗交流等活动,推进运河风韵、风物、风俗重新回归百姓生活,让运河沿岸人民共享成果、让美好生活应“运”而生。突出把握保护传承利用的辩证统一性,全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工程建设。保护是前提,利用是过程,传承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把运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延伸到古城保护中,把运河文化传承同唐诗之路活化、古越文明探源等一起纳入新时代文化建设工程中,推动运河文化与大禹文化、宋韵文化、阳明文化、黄酒文化、书法文化、戏曲文化等多种文化样态融合发展,放大文化叠加优势,打响区域文化品牌,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明确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基本思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稳步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动呈现大运河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延续壮美运河千年神韵,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在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中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保护优先。严格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守最小干预、分类保护、预防性保护等原则,最大程度保持原真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坚持文化引领。深入发掘和赋予大运河新时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坚持绿色生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绿色航运系统构建与宜居城镇建设提升有机融合,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运河生态环境。坚持融合开放。深度挖潜运河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加快大运河绍兴段区域多规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和内外融合,充分发挥大运河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的重要作用。
  探索新时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现实路径。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必须深度做好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活态利用三篇文章。聚焦遗产保护,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优质生态带。河道本体、运河生态和景观环境是运河最重要、最基础的遗产资源。制定实施地域内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一步细化岸线范围标准,统筹抓好运河河道系统治理、生态修复以及地质基础的精准保护,加强运河沿岸国土空间用途、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管控,联动周边湖泊、生态湿地等开展生态涵养,保持水网构建的整体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全面夯实大运河文化的自然基础。聚焦文化传承,打造守根铸魂、稽古振今的璀璨文化带。运河文化传承的逻辑起点是对遗存承载的文化、流淌伴生的文化、历史凝练的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的深刻认知。持续深化运河文化基础研究考证,保护运河文化形态物证,构筑运河文化知识谱系,唤醒运河文化历史记忆,挖掘运河文化的精神要义和时代价值,提升运河文脉延续的完整性、风情传承的立体性,全力塑造大运河文化价值形象。聚焦活态利用,打造共建共享、可感可及的缤纷旅游带。活化利用文化积淀,是为了滋养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运河生态、文化基础功能之上,完善旅游、休闲、商贸、居住等功能业态,提升园林文化艺术景观,畅通水上交通游览线路,强化文化创意产业赋能,推进沿线传统工艺和传统产业复兴,打造融运河旅游、都市旅游、古镇旅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经典旅游线路,向外界更好地传播运河故事、展现运河魅力,让老百姓更好地领略运河文化、享受运河生活。

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 温暖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 塑造为党育才新优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