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既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新时代新征程上,把握好“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需要我们深刻理解“源”与“流”,理清历史逻辑;贯通“体”与“用”,弄清实践逻辑;明确“知”与“行”,做到知行合一。在理论认识和实践运用两个层面同时贯通“两个结合”的基本要求。
“两个结合”推动凝聚共识、强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以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为前提,文化自信也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引领全党全体人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完成文化主体的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落实“七个着力”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两个结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天下一家”“和而不同”“文明互鉴”“互惠互利”的基因,形成了对以“文明冲突论”“文明终结论”等为核心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超越。“两个结合”一体两面,一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双向奔赴。“两个结合”赋予“旧邦新命”的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从而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
“两个结合”的目标,就是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两个结合”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担当的集中体现,其最终目标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运用“两个结合”科学方法论,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才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赓续中华文脉,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