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让假日经济既有“热度”又有“温度”

2023-10-08 10:54:20    学习时报

假日经济(Holiday Economy)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带动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今年国内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假日经济持续的火热。无论是春节假期、“五一”小长假还是端午假期,全国各地都是节日气氛浓厚,人气高涨,销售旺盛。各地数据显示,今年“十一”继续延续了今年以来的旅游火热态势。
  假日经济“热度”持续升温。我国假日经济起始于1999年,当时,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通过上移下借的方法调整假日时间,将“五一”“十一”假日增至7天。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百姓的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观念逐渐改变,对生活质量、节日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商家也相应增加了服务供给,从此我国假日经济开始繁荣。疫情常态化以来,假日经济的“热度”贯穿一年始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恢复、活力不断展现的最直观的写照。假日经济的持续火热,一方面得益于我国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我国有14亿多人口,城镇人口超过欧洲总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美国总人口,具有强大的购买能力,百姓也渴望提高生活品质,这都是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消费供给能力的不断提升。新的消费模式推动了消费业态提质升级。深度游、舒适游、文化游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游玩新方向,一大批例如元宇宙文旅、沉浸式体验、郊野露营、悦己型娱乐、博物馆文创、非遗体验、文旅夜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更多细分市场产品受到关注和发展。这不仅刺激了文旅供给侧的产品迭代和创新,引领和带动了需求端的扩张,同时也带动各类消费业态提质升级,进一步助推了产业发展活力。
  同时,也要看到,假日经济“温度”不足,仍需要加力助温。一方面,服务内容同质化,产业生态不完善。假日经济不应该只是被看作简单的“节日经济”,更不是单纯的“旅游经济”,成熟的假日经济的发展应该是由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所构成的。除了旅游业外,还有娱乐、影视、交通、竞技、餐饮等行业,这些一起发力才能构建起具有多样性与多元化的假日经济生态。
  近年来,在假日经济的深入发掘上,各地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通过挖掘节日的传统内涵,依托传统民俗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与参与。再如,依托互联网普及和数字技术发展,通过影音产品、沉浸式体验活动等丰富旅游体验。但总体而言,传统的旅游线路、传统的旅行社的固定安排模式和传统的常规景区的观光游还是当前假日经济的主体,旅游产品缺乏新意,产业生态不完善。因此,消费欲望难以激发,叫好不叫座现象突出,人气旺但消费低现象普遍。另一方面,消费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相关平台显示,今年“十一”假期消费者“吐槽”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景区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饮购物等方面,与假期主要消费场景大体吻合,接触型消费、实物型消费是消费者吐槽的热点场域。这些服务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进而也必然影响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打造更有“温度”的假日经济模式。“假日经济”呈现出新的消费亮点,集中释放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因此,延续假日经济的良好态势,要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创造新需求。适应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特别是伴随新生代旅游消费群体的成长与崛起,大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推动虚拟场景与现实美景交融,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假日旅游品质升级。还要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治理旅游乱象、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全方位、多场景的干预管控,加大对哄抬物价、恶意违约、强制消费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压实主体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对无视红线、挑战底线的相关经营者依法处罚、公开曝光。通过积极的事前干预管控、事中化解处理、事后总结改进,实现对消费者情绪的疏导和修复。总之,要以持续的“温度”保证更高的“热度”,持续推动假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一到五”,垃圾分类擦靓美丽梁子湖
下一篇:全面提升担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能力本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