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3-09-05 16:05:47    学习时报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起步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新年伊始在江苏全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3月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7月再次亲临江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江苏发展饱含关怀、寄予厚望,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引。在深入学习领会、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江苏省委召开十四届四次全会,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决定》,推动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自觉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苏州、南京等地,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历史文化街区、实验室等进行调研,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江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倍受鼓舞。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重大意义,坚定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育新机、开新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在酿危机、变乱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处在开局起步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期间,阐述的都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提出的都是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要求,要求江苏主动担当、作出贡献。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两个大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战略性、全局性、指导性、针对性,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政治考量。
  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意义。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多次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考察江苏时再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领域作出深刻阐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等等。这一系列新的重大论断,必将有力指引全党全国上下更好地把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从中深刻认识、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率先行动、率先落实,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明确指出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赋予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并对“以学促干”作出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征程上做好江苏工作明确了方向,为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将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明确的“路线图”扎扎实实抓落实,奋力在新征程上继续走在前列,不断开拓新局面。
  深刻领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
  江苏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点、调研点和研究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关心关怀关注始终是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江苏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是对江苏的巨大关怀、殷切嘱托,必须作为谋划推进江苏工作的主题主线、作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指引,引领全省上下为之不懈奋斗、接力奋斗。
  走在前、做示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赋予“强富美高”新的实践内涵。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江苏时,亲自为我们擘画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宏伟蓝图,这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高度契合,指引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引领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奋进新征程,我们将按照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不断丰富完善“强富美高”的内涵,创造新的实践成果。“经济强”,要体现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代产业竞争力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功能强上;“百姓富”,要体现在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富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环境美”,要体现在自然生态之美、绿色生产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交相辉映上;“社会文明程度高”,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高水平、社会治理高效能上。
  走在前、做示范,善于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应对挑战,更好地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放眼全局和长远,江苏面临着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重大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开放创新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科教资源、实体经济、营商环境、市场规模、人才队伍、人文底蕴等方面拥有弥足珍贵、日益彰显的优势;更具根本意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关心关爱、指向领航,为我们新征程上走在前、做示范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我们还清醒看到,除了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挑战,人口变化、绿色低碳转型都是江苏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层次的、全局性的,是挑战,但应对得当也是机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机遇挑战的内涵变化,更加主动地识变应变求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走在前、做示范,树立更高标杆,不断突破既往、超越自我。对照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对标兄弟省份、先进地区,江苏不少地方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走在前、做示范不是轻轻松松、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必须锚定国际一流水准、国内最好水平,认清差距所在、看到问题所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用扎扎实实的努力不断提升江苏发展的质量。我们将虚心学习兄弟省份、先进地区矢志推动科技创新的大布局,持续加快产业转型的大力度,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气魄,做大做强载体平台的大手笔,以及在有效激活市场、坚持生态优先、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好经验,既借鉴实践做法,更学习理念精神,不断启示自己、鞭策自己、提升自己。
  走在前、做示范是一个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过程。我们着眼于我国现代化“两步走”战略安排、与省“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保持工作连续性、稳定性,瞄准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时间节点,按照定3年、谋8年、展望13年的思路,在集中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一系列行动方案,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江苏落地落实、变成生动实景。到2025年,科技创新、强链补链延链、农业现代化、现代文明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走在“第一方阵”,营造更加充分的先行优势;到2030年,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制造强省、开放强省、网络强省、文化强省、农业强省、交通强省、体育强省、美丽江苏、健康江苏等基本建成,在各项事业上全面走在前、做示范;展望2035年,江苏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强富美高”新江苏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图景,成为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坚持以重点工作为牵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谋准谋深、抓紧抓实牵引性带动性强的重点工作,扭住关键、聚焦用力、带动全局、久久为功。
  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肩负国家科技创新格局“第一方阵”的使命,必须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我们将加快实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以基础研究为根基,以重大科技平台为支撑,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使江苏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科技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下大气力强链补链延链。江苏制造业规模占到全国的13.7%、全球的4%,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着眼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提升产业安全和韧性、拓展产业覆盖面和价值端,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突出数字赋能,不断形成江苏产业发展的先导优势、特色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实现江苏制造由大向强的转变。
  聚焦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变化变局中稳根基、带全局的大事要事。围绕“农业强”,立足人多地少实际,紧扣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围绕“农村美”,把握城镇化发展和城乡格局变化新趋势,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农村;围绕“农民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足“土特产”文章,做实“富民强村”帮促活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地,江苏有能力有责任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与时俱进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让“第二个结合”在江苏绽放更多绚丽之花。深入挖掘江苏地域文明,做好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不仅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在心里传承好,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结合,把江苏建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发展地、革命文化的重要弘扬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聚焦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这是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所在,必须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一体考量、一体推进民生“七有”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人口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生育支持、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教育服务、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等体系,着力打造高质量就业先行区,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聚焦美丽江苏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江苏已经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坚持以美丽江苏建设为牵引,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长江大保护和太湖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探索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机制,从源头上保障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率先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聚焦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经过10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迈上新征程,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改革创新上“争当表率”的重大要求,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规划,推动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率先全面落地见效。坚持以改革为引领,积极融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强化重点改革牵引,把科技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在重点领域推进更多引领性、标志性改革,汇聚起走在前、做示范的澎湃动能。
  聚焦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着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江苏处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和对外开放前沿,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区位和定位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东西双向开放,率先形成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我们将进一步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推进东西双向互济,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国内外各种资源要素在江苏高效集聚、流动、配置、增值,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当好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压舱石。
  聚焦城乡基层治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支撑所在。必须始终把基层治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以提供人民群众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为追求,以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导向,以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为关键,以治理方式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为支撑,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聚焦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在斗争中塑造战略机遇的关键阶段,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金融、互联网等各领域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让江苏大地充满安宁祥和。
       紧抓主题教育重要契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考察时首次提出的,这不仅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新征程上坚决扛起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责任,坚决扛起先行探索解决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重大责任,坚决扛起率先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责任,坚决扛起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责任,推动党的建设不断迈上新水平。
  扛起这些重大责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在深化、内化、转化上持续用力,使全省上下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加快打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抓好选贤任能这一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抓好提升干部素质能力这一战略性、基础性工程,锻造更加坚强的领导力量。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实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措施,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构建担当作为、心齐劲足干事环境。持续建强攻坚克难的基层战斗堡垒,实施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抓落实“最后一公里”作用,汇聚起贯彻党的主张、完成党的任务的强大力量。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正风肃纪反腐,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强化“全周期管理”,加快建设廉洁江苏,让正气充盈、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为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重要讲话中,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抓好“以学促干”系统提出要求,为我们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政治保障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聚焦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出实招求实效,进一步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切实以“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的胸襟格局、“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状态,创造更多走在前、做示范的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江苏贡献。

江苏省委书记 信长星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