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理论传播中的作用

2023-08-02 11:24:11    学习时报

传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基层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在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新时代新征程,充分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传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是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的题中之义。
  彰显大众化的理论品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让其走进群众、走进基层,形成理论掌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的生动局面,不断增进广大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紧紧把握贯穿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题主线,彰显大众化的理论品格,使理论传播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人民性这一党的创新理论的最鲜明品格,传播普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观点,传播普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观点,用“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名言金句来阐释党的初心使命,展现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为民情怀。通过传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的人民性鲜明品格、用心用情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汇聚起基层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善用大众化的话语表达。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传播要善于用群众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讲大道理、讲大逻辑,才能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用得上。党的创新理论本身就是来自群众实践的科学理论,最深刻也最富有群众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从建设试点到全面推进的进程中,探索和形成了许多贴近群众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的理论话语表达形式,对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引领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方面的优势和功能,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一是凝练群众听得懂的话语表达方式。围绕广大群众的接受习惯和接受能力,把理论的政治话语转化为群众的生活话语,把理论的一般阐述转化为本土案例,用方言土语、白话口语、网言网语讲清理论的逻辑和道理,用喜闻乐见的唱山歌、讲故事、拉家常、说知心话等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播党的“好声音”,使党的创新理论鲜活化、具体化。二是摸索群众听得进的话语表达方法。理论传播要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而愿意听、听得进是因为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有用,对改善生活、提升品质有指导意义。这就要求将党的创新理论、决策部署细化为与群众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小话题,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演绎大道理。善于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本地城乡面貌变化、群众实际生活改善用算账对比、图表展示等方法表现出来,生动直观地讲述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善于创新反映党的创新理论歌曲、戏曲唱段的教与学,寓教于乐,以群众熟悉的旋律和曲调,创作民歌小戏,不断丰富理论传播形式,持续增强理论传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契合大众化的认知方式。“走心、真信、真用”是理论传播成功的标志,这也反映了主体的理论认知从感官体验通过情感传递上升到理性认同的过程。因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深入开展理论传播的过程中,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个性与人性的融入,注重人的感官、情绪、认知等情感体验和情感传递,采取沉浸式传播、互动式体验等契合大众化的认知方式,把理论传播与文化生活、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等结合起来,让群众从旁观者、倾听者转变为参与者,并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增进认同。一是在沉浸式传播中强化教化引导。沉浸式传播可以通过临场感体验、零距离交流、交互性共情的视听享受带给群众直抵心灵的理论宣传作品,让他们在参与体验的情感认知引导下,更好地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内容和要义精髓。沉浸式传播与传统的单向灌输性理论宣讲相比,能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独立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克服了强制性、单向化的弊端,在主动、自愿的前提下,党的创新理论的教化引导效果也就顺理成章地得以实现。因此,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设计要善于借助沉浸式传播的新技术,用具有冲击力的视觉、震撼性的听觉生动呈现党的创新理论得以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经验、现实条件,凭借逻辑严密、层层展开的内容情节营造沉浸氛围,引导群众深度沉浸其中、自觉跟随体验,实现精神和情绪的同频共振。二是在互动体验中激发情感共鸣。互动体验是一种在较为轻松、和谐、平等、信任的互动氛围中体验知识与情感交流的方法,是现实生活中激发群众情感认同的有效途径。基于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善于利用工作化、生活化的场景传播理论,将群众的生产生活现场打造为理论传播普及的“主战场”。具体实施时,可以结合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所困所惑采取主题探讨式互动、结合群众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创造开展案例分析式互动、结合理论传播效果评价的实施组织角色换位式互动等多种互动体验方式,通过真切的探究体验不断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使党的创新理论在有效的互动体验中得以传播和深化。
  (作者系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南宁师范大学基地教授吴少进 )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下一篇:奋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