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传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让党的创新理论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并入脑入心的基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这深刻启示我们,理论宣传也应该是生动的,理论宣传的文风也应该是生动的。要坚持守正创新,通过改进文风,在做好理论宣传的“准、新、活、实”上下功夫,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不断改进、更富实效,从而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突出“准”字,把好方向、把准需求。理论宣传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需要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以宣传阐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己任,积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奏响时代强音。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奋进力量。坚持内容为王,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瞄准受众“思想疙瘩”,制作“最走心的内容”,构建多元多样的理论产品生成体系,既不能流于表象,也不能骛于虚声,更不能舍本逐末。围绕重要宣传专题集中攻关、深化研究,聚焦把社会“敏感点”转化为理论宣传“生长点”,统筹理论和舆论,每逢重要节点必发声、每逢重大新闻必评论,实现靶向传播、有效覆盖,把党的创新理论精准传播到人们的心坎上。针对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及时组织批驳,在解疑释惑中有效引导舆论、传播主流价值。
突出“新”字,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带来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获取、沟通交流渠道和体验。传媒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舆论环境与传受格局,传统的理论传播方式面临效果衰减等重大挑战。截至2022年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在“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的新媒体时代,信息海量化削弱了大众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关注度,大数据筛选机制造成的“信息茧房”效应降低了理论宣传的到达率。理论宣传工作不能固守传统、心安理得地待在“舒适区”,而是要顺势而为,把握住时度效,在用好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等阵地载体的同时,勇于到互联网这个主战场上“攻城略地”,持续不断推出系列短视频等网络宣传精品,推动专家上网、理论入网,鼓励理论专家开通个人公众号,下大力气培养能“出圈”的名主持人、名专家、名评论员,争取受众注意力、赢得传播主动权,让科学理论成为网上主旋律、最强音。特别是要强化全媒体意识,构建高效便捷的理论融合传播体系,探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设计党的理论成果传播的“算法”,实现理论传播供给侧与广大干部群众需求端的精准匹配。
突出“活”字,通透通俗、活化表达。理论宣传既要有深透的学理支撑,也要有通俗的话语表达。要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实践发展、中华历史文化渊源、国际国内大势等,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阐释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出更多有思想深度、有学理厚度、有情感温度的理论宣传产品。转换话语体系、创新话语表达,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表达的大道理转化为接地气的百姓语言,增强理论宣传的说服力穿透力,让广大干部群众听得清楚明白、能够掌握运用,不断提高传播率、点赞率。强化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百姓名嘴”、身边好人、英模人物、新乡贤等群体作用,根据不同受众特点,“找共同、知不同”,“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传和宣讲,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理论“传”入千家万户、“播”到车间地头。
突出“实”字,立足人民、突出实践。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要有服务人民的情怀、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现实的勇气、唯物辩证的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找准理论宣传与群众需求的契合点,找准理论服务人民的切入点。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有一说一、实话实说,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就讲什么原因,在回答好实际问题中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坚持运用全面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坚持“两点论”、注重“两分法”,区别主流与非主流,讲清有利和不利,把握机遇和挑战,引导人们客观理性看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作者系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刘必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