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2023-05-17 11:52:44    学习时报

党的二十大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同时也要看到,“四风”问题病根未除、土壤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死灰复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作风危害本质上是政治危害,作风建设必须首先从政治上看。实现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时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站稳人民立场,保持战略定力,准确把握新阶段反“四风”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盯住具体问题,精准纠治“四风”,一抓到底、一刻不松,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推动化风成俗、形成习惯。
  “四风”问题既是思想问题、作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四风”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享乐主义实质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根源是没有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拈轻怕重,贪图安逸,追求感官享受。奢靡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四风”浪费了有限资源,延误了各项工作,疏远了人民群众,败坏了党风政风,最终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四风”是贪腐问题的主要源头,歪风邪气仍是破坏政治生态的“始作俑者”。党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挑战是来自党内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蜕化变质往往始于吃喝玩乐。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从吃喝玩乐的不正之风开始,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一张遮羞纸,建立在特殊目的之上的“朋友圈”最后会变成“索命圈”。酒局、饭局常常是围猎干部、权力寻租、营造圈子的“剧场”,醉翁之意不在“饭”,也不在“酒”,而在于“局”,吃喝之中有利益勾兑,奢靡享乐催生权钱交易,“请君入席”目的是“请君入瓮”。腐败是“四风”产生的“恶果”,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作风问题极容易反弹,往往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改进作风越到深水区,反弹回潮的压力越强,作风攻坚的难度越大。群众最担心的也是问题会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常抓不懈、保持长效。要抓出习惯、化风成俗,必须坚持自我革命,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纠治“四风”要“窥一斑而见全豹”,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问题解决,运用好小切口,做好治理大文章
    “四风”中反映的小事情、小问题、小现象背离了党员干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个出发点,必须从习惯养成入手,坚决破除不要太严、不能吹毛求疵的错误思想,从小事严起、从基础抓起。
  抓住“小问题”,精准纠治党员干部身边“习以为常的小事”。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最后铸成的大错都是从起初的小节失守开始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节不守、必失大德。一些事情看似是小,实质是大,如果不及时修补防范,必将愈演愈烈、积重难返,“小管涌”沦为“大塌方”。当前,少数党员干部严格自律的习惯尚未养成,对一些违纪的小事小节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纠“四风”就是要从党员干部身边的小事小节抓起,抓住“小金库”“小福利”“小礼品”“小老酒”等作风建设中“细节里面的魔鬼”,将不良习惯、意识、行为,通过一件件“小事”的整治纠正过来,突出抓细抓小抓经常抓长效,推动良好作风习惯养成。
  聚焦“小切口”,精准纠治群众身边“天大的小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民生领域既存在过去尚未彻底解决的一些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也面临我国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后产生的一些新任务新要求。要紧盯群众最关切的现实需要、最反感的作风问题、最痛恨的腐败现象,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严查“小房本”“小市场”“小餐馆”等一件件“天大的小事”背后的“风”“腐”问题,揪出对中央政策置若罔闻、对民生疾苦麻木不仁、对民生资源巧取豪夺的“硕鼠”“蠹虫”。要完善群众点题、纪委答题,及时纠治、推动整改工作机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制度”养成大规矩,让人民群众体会到成色更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拍好“小短剧”,精准纠治全社会关注的“社会之痛”。前段时间,云南省纪委监委以事立案、提级办理大理州剑川县部分领导干部参加党校培训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餐饮酒接受吃请问题,小恶大戒、直击病灶,“明厨亮灶式”制作播出四集《问“剑”破局》后,在短短几天内,视频及配发评论阅读量就超过百万,这说明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好作风的期待,也表明破除作风顽疾就是要用霹雳手段、雷霆速度,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因此,抓作风建设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突出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从全社会关注的“社会之痛”“家庭之痛”抓起,坚持抓早抓小、落细落实,引导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警惕、警觉、警醒,把律己正行变成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
  纠治“四风”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一体推进“三不腐”系统思维提升整治成效
  “四风”问题,既有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纪律规矩意识不强等主观原因,也有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外在因素,必须深刻分析原因,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以系统思维一体推进解决,努力推动全社会崇廉向上。
  坚持风腐一体纠治让铁规生威。从近年来查处的系列违纪违法案件看,藏在一顿饭、一包烟、一瓶酒、一张卡里的享乐奢靡之风往往是党员干部破纪违规甚至堕落的开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背后也常常隐藏着权力异化,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最终会导致脱离群众、民心尽失。要健全风腐同查同审同析工作机制,深挖作风问题背后的腐败行为和腐败案件中的作风问题,严查充当“风腐”媒介的“山头主义”“圈子文化”,斩断“由风及腐”链条。要由点及面,从个案中发现共性问题,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对那些屡禁屡犯的“四风”顽疾,深化运用“先通报、后核查、再处置”,以事立案、提级办理等措施,坚决纠风止腐。要把纠“四风”树新风融入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全过程,坚决纠治“逃责式改非”“推拖绕式躺平”问题,持续强化震慑,让违规者无处藏身,让旁观者知止知耻。
  坚持破立并举、标本兼治,扎紧制度笼子。纠正“四风”、改进作风问题,关键要靠制度。要督促指导全省各地各单位对标对表新修订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结合自身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分类梳理正面典型做法和负面风险提示,形成切实可行、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四风”问题联合监督检查机制,保证制度严格执行、落到实处,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把握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在调查研究中深化学习,在总结提炼中探索规律,探求建立和完善纪检监察机关重要节点紧盯“四风”问题制度机制,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在扭住不放、寸步不让中管出习惯、化风成俗。
  全面推动全域清廉建设。清廉建设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综合反映,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也是纠“四风”树新风的有效抓手。要在组织领导上,重谋划,强化系统思维,改变以往纪委包办局面,着力打造清廉共建共治格局。在清廉单元建设上,重创新,彰显本土特色,注重路径引导,全面深入推进清廉单元不断扩面、提质、迭代。在清廉系列行动上,重集成,释放治理效能,推动清廉建设从宣传向行动深化,从目标向实践拓展,从文化向规则延伸,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要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求贯穿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之中,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践行“三严三实”,坚守清正廉洁,以良好的党风政风浸润社风民风,着力促进党员干部清正勤勉、营商环境亲清和谐、社会风气清朗向上。
  (作者系云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冯志礼)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更加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富民效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