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审计怎么看、怎么干?审计的边界在哪里?如何研判“经济体检”报告反映的问题并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是审计理念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推动审计理念和审计实践的创新发展。牢牢把握审计的政治属性。政治属性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根本属性。要将政治性要求贯穿审计实践的全过程各环节,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领会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核心要义,加快形成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精准把握审计的功能定位。切实把准“经济体检”的功能作用,健全审计全覆盖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打造“查病”“治已病”“防未病”全链条防护保障体系,推进审计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建设,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牢牢把握审计着力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是审计的着力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围绕政策目标和政策意图,推动新发展格局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健全完善经济社会运行重大风险隐患预警预防预报机制,为精准“拆弹”提供精准服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新时代审计对象纷繁复杂,涵盖了经济运行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不同类型“经济体检”报告从不同维度反映着微观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如何从大量微观个体体检报告中总结出对经济运行共性、规律性问题的认知,为实现更优化的体制机制提出可操作的建设性意见,需要我们用系统思维研判并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以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挥审计作为“经济体检”全流程的功能作用。一是做到数据分析先行。大力推进对各经济领域业务数据、管理数据、财务数据的归集、整理、分析,为综合分析研判提供基础素材。二是对各领域各环节局部性的“经济体检”报告开展集中分析研判,实现从单点离散分析到综合研判的系统集成分析的转变。比如对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报告反映的政策不落实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堵点痛点难点;还可以从该领域或该地区或该环节专项审计中深入把握资金走向及其绩效,从中综合研判问题症结。三是在经济社会运行大系统中去审视局部、个体问题,从发展趋势中研判问题的性质,分清是主要矛盾问题还是非主要矛盾问题,系统性问题还是趋势性问题,体制机制性问题还是管理中的问题,主观故意问题还是客观发展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研判,形成高质量针对性强的整改意见。
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审计的最终目标。比如,如何推动有限财政性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就要不断推进财政“零基预算”理念在实际预算编制中的可操作性,根据实际需要科学核定预算,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资金配置机制,打破传统的支出固化格局,进一步压减不再开展的项目支出或可暂缓实施项目。在促进乡村振兴财源建设方面,推动乡村地区土地“三权分置”制度设计落到实处,需要加快推进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对接,跟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工作深入推进。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推动与基础制度相衔接的相关机制建设,使价值核算工作尽早步入常态化。加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表,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健全的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及时总结各地政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分析节能环保产业的提升空间,积极为扩容绿色产业转型建言献策;积极推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研究型审计工作,积极推动敏感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政策激励落地见效。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福建省审计厅厅长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