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多元一体:地方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原则

成尚荣    2023-06-30 17:35:39    中国教育报

《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尤其是地方课程。这是中国课程史上第一个关于地方课程的文件,既体现了课程的政策性,又体现了课程的专业性,既符合课程理论的基本规定性,又突出了中华文化语境下地方课程的中国特性与时代特点,必将引领地方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推动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意见》引发关注和讨论是必然的。

当下讨论中有个问题特别重要,那就是究竟怎么理解、把握“地方”?其深处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把握好地方课程建设中地方文化价值与中华文化价值的关系,进而充分发掘地方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形成课程育人合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毋庸置疑,地方课程必须重视并凸显“地方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地方课程。看待、对待地方价值,有不同的视角。首先,从课程的育人价值看,《意见》里说得非常清楚,“增强义务教育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我们必须坚持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打好共同基础。与此同时,课程改革又必须面对地方的差异性,体现文化的地方特点,对国家课程作必要的补充和合理拓展,以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充分地发挥并实现课程育人的功能。为此,地方课程必须“挖掘当地自然风貌、区域经济、优势科技、特色文化以及革命文物、遗址、纪念场馆等方面资源的育人价值”。在此方面,地方文化的价值有其独特的优势,“使学生认识家乡,丰富体验,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其次,从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看,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包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包括地方的民间民俗文化等。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亘古不衰的重要原因。地方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地方课程正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再其次,从知识体系看,“地方性知识”是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一种形态,“地方性知识”更具乡土性、鲜活性和可亲近性,也充满着知识产生、发展的生命活力。“地方性知识”应当是地方课程的知识论基础。最后,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一定包括各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有些地区将会成为先行区、实验区、示范区,其地方特点与优势将会得到体现。《意见》对此已有了明确的规定。开发实施地方课程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从以上几个视角看,只有突出“地方性”才能呈现地方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因此,有些人提出地方课程应当增强“地方感”,这是有道理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意见》还着重指出,“地方课程要体现多元一体的理念,坚持区域特征与共同要求相统一,强化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性,关注与世界的相互关联性”,又非常强调“弘扬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段话规定了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方向、目标和原则,告诉我们,地方课程只关注“地方感”、只突出“地方性”是不够的,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必须关注并突出“国家性”,坚守多元一体的理念与原则。

我们应紧紧围绕“多元一体”的理念与原则,从不同的视角深思,加强认知的深刻性。其一,从中华文化的特性来思考。中华文化既具有包容性,又具有统一性。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文化归属于中华文化,地方文化要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统一性,绝不能止于“地方性”而不映射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不能忽略甚至丢弃“国家性”。文化认同首先是国家认同。

其二,从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来思考。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区域的差异性,呈现出区域的不同特征。地方课程要突出这些特征,彰显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区域丰富多彩。但是在关注这些特征的同时,不能忽略区域特点要与国家的共同要求相统一,否则就会造成地方与国家的分离甚至分割。若此,就会产生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在方向上的严重偏差,多元一体的原则就会被破坏。

其三,从地方与世界的关系来思考。我们不仅不能忽略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性,而且不能忽略地方与世界的关联性。这样,地方课程才能引导学生从地方走向全国,也走向世界,视野才更宽,格局才更大。显然,囿于“地方性”显得狭隘。当今世界要进一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地方课程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多元一体是地方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原则,既要增强“地方性”“地方感”,更要从“地方性”中透射“国家性”,从“地方感”中折射“国家感”;地方课程要培养乡土情怀,但绝不是培养“地方人”,而是要在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电影是一束光,照亮课堂
下一篇:校外培训治理不容松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