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打出“组合拳”让科技成果走上“货架”

仇怡    2023-06-19 10:06:10    中国教育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当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走出象牙塔迫在眉睫。然而,让高校的创新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并非易事。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仍有较大难度。

面对困难和挑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紧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理顺机制、搭建平台、建强队伍,立足林业行业特色,在林业种业、木质材料加工与应用、食品加工与安全等领域成功转化多项成果,探索出了一条亮点纷呈、特色鲜明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聚焦短板,直面科技成果转化难点痛点

科技部近五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依然“重授权轻转化”,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考核仍以专利等成果授权为标准。转化率低、质效不高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性问题,困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依然没有打通,仍存在“没得转、不愿转、转不顺”等诸多痛点和难点。

高校科研人员通常偏重基础研究,尤其关注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前沿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导向和现实价值。特别是一部分科技成果是基于绩效考核、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的背景产生的,缺乏转化的可行性。部分科研人员存在“重学术轻市场”“重申请轻应用”的思想误区,使得科技成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导致“没得转”。

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偏低,科研人员往往更专注前端基础和理论研究而不太关心后端市场需求和转化应用。同时,转化过程需要科研人员投入大量精力,但未来收益却无法精准预测,面对不确定性,科研人员的转化动力不足。再者,高校科技成果属于无形国有资产,其转化需要经过审查、评估、批准、备案等环节,程序复杂、耗时较长。这些因素都客观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不愿转”。

高校不能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企业也无法实时精准知晓高校成果,从而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对接存在较大难度等问题。高校科技成果从作品到产品,需要经历小试、中试、产品化、商品化等阶段,流程长、投入大、风险高。此外,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多,需要有懂技术、知企业、会商务、精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全程跟踪服务,而高校工作人员侧重于行政管理,大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从而导致“转不顺”。

完善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

针对上述问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瞄准薄弱环节,通过抓制度、搭平台、提质量、拓渠道、优服务等举措,把好成果源头关,夯基提质育精品;优化成果服务链,搭台强能补短板;聚焦成果转化端,赋能增效助生产,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现突破。

学校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制度,为成果转化提供了清晰可行的制度保障,明确转化所得净收益的85%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团队;制定并实施了《专利分级管理办法》《高价值专利挖掘培育实施办法》等制度,让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都有规可循,有效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营造了“积极转化、轻松收益”的良好氛围。

2022年3月,学校成立知识产权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首创湖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权责利对等,激发了团队活力。中心打通了科技成果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流程,全面提升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高价值专利是高质量转化的前提,学校坚持精准施策,突出成果应用性,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项目以及高水平平台和优势学科,强化专利导航布局,积极引导林业工程、林学、生态学等优势领域培育高质量科技成果。2022年,学校安排专项经费培育高价值专利项目11项,立项数量、立项金额在省内高校均居前列。

学校坚持主动“走出去”和“请进来”。一方面,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各级科技成果转化推荐会、展示会等,宣传推荐学校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诚做到“请进来”,通过邀请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企业来校考察调研、洽谈沟通,采取举办签约仪式、开展成果宣传周等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科技成果。2022年,学校通过各类媒介推荐科技成果11批次1万余项,促成成果转化合同金额1000余万元。

学校组织专人每周走访科研团队,面对面交流沟通,充分了解成果内容,掌握转化意向,挖掘、遴选高价值成果,形成转化资源储备库。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流程长、手续多的特点,学校始终主动靠前,为成果团队与受让企业的技术沟通、磋商谈判、登记备案、技术合同认定等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

深耕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林业本科院校,学校聚焦服务湖南林业五大“千亿产业”,通过对林业种业、木质材料加工与应用、食品加工与安全等成果的创造和应用,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切实保障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两年内,累计转化科技成果75项,合同总金额近亿元,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

学校培育的“三华”油茶新品种被誉为“油茶中的超级稻”,已在湖南、江西、贵州等省份推广种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学校开发出的锥栗新品种,突破了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的锥栗雌雄花比例失调、空苞率高等重大瓶颈,已作为罗霄山区和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首选树种,帮助12万名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油茶果机械化采摘因面临花果同期、果柄短且结合力大、树形随机多变、树干刚度差异大、作业环境复杂等多重困难,被中国林学会遴选为“十大林草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之一。学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订单式”培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7项,获得专利30余项,有效填补了此项技术空白。该成果的产业化运用,为推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只有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成果质量、做好全流程服务,才能推动科技成果高效优质转化。下阶段,学校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五位一体”的全链条循环服务体系,努力将学校建成林业领域科技成果的高质量创造主阵地、转化运用大平台和管理改革新样板。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古英雄出少年——儿童小说《破晓》中的家国情怀” 创作分享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安全童话剧走进校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