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广西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

本刊特约记者 庞革平    2023-06-13 15:27:33    人民周刊网

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会,推出南宁·东盟跨境电商外语主播大赛,举行重大人才项目签约……每到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海内外各方面人才特别是东盟国家人才就会携带项目齐聚广西南宁市。作为该市推进中国—东盟人才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累计开展活动超过250项,吸引近130万名人才前来参会、参展、对接,成为了广西面向东盟招才引智的亮点品牌之一。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充分发挥区位独特优势,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集聚区和国际人才高地。广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桂战略,主动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和RCEP生效实施的历史性机遇,建立完善吸引东盟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人才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使人才队伍这个“关键力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能量”“最大增量”。

“我们与文莱大学、文莱技术理工大学开展适合养殖的本土海水鱼选种育苗,至今已选别出形体健硕、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较高的金目鲈鱼子二代近20多个家系。”广西海世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成昱说,经过双方科研人员的攻关努力,顺利帮助文莱结束了海水鱼养殖用苗依靠进口的历史。

韦成昱提到的合作,始于海世通(文莱)公司在文莱建设的海洋渔业综合开发项目,目前已初步完成文莱优势海水鱼种质资源库的一期建设,为文莱及东盟国家渔业长久发展和国内优势海水鱼引种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东盟各国在人才领域合作新模式、新路径的积极探索,持续推动着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合作。2023年1月9日,由中国科技部、东盟秘书处主办,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东盟科技创新委员会、中国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承办的2022年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南宁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成功举办。至此,历时6个月的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此前,共有来自中国及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各国的71支队伍,参加了在新加坡、曼谷、南宁举办的复赛,最终有20支队伍成功晋级决赛。

“我们面向中国及东盟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等广泛征集参赛项目,从中遴选出具有较大投资价值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发现优秀的创业团队和企业。”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常务副主任、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蹇兴超介绍,除举办本次大赛,广西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资源面向东盟国家流动和共享,优化实施“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计划”,引入了一批来自东盟国家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到广西深入开展合作研究。

为培养引进更多面向东盟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广西以高水平规划建设面向东盟创新合作区为牵引,着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基地,帮助东盟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已组织34所院校与东盟职业院校开展交流,3所高校的项目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

走进广西大学,国际学院、中国—东盟研究院、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研究院)、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教学单位遍布校园,来自东盟国家的教学科研人员和留学生正在各研究院、学院开展科研工作、上课学习。

“我们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通过创新科研合作机制和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能力和水平。”广西大学副校长范祚军表示,学校与东盟9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先后选派2000多名越南语、泰语、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师生赴东盟开展交流学习,每年接收大约1600名东盟国家师生前来学习和从事科研合作。

国际人才高地,广泛的交流合作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广西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在职业资格、学历等方面互认,鼓励东盟国家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在广西就业,建设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打造“留学广西”品牌。

依托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等,广西民族大学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培养了1.8万余名精通非通用语的复合型人才,累计招收来自覆盖东盟的82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余名留学生。

如今,广西已有近40所高校招收国际留学生,9个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基地)落户广西,为东盟国家培训卫生、旅游、农业、法律、财税等领域专业人才逾万人。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普惠托育,托举幸福童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