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河北省平山县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丰富课后服务——

传统文化“牵手”课后服务

2023-04-24 10:21:54    中国教育报

“咚咚咚、锵锵锵……”锣鼓声在校园中响起。这是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古月中学的学生学习、表演中山战鼓的场景。

近年来,平山县积极抓好素质教育、落实“双减”政策,持续打造优质课后服务。连日来,记者走访石家庄市平山县的多所学校,看到腰鼓、战鼓、中医药、戏曲、民俗、书法、篆刻等众多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学生的课后服务趣味横生、多姿多彩。

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古迹、特色民俗等资源,平山县教育局与本地中医药馆、非遗民俗艺术团等组织联手,通过传承人登台授课、特色民俗现场演出、非遗文化集体学习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切实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滋润学生心田。

中山战鼓历史久远,源自有“战国第八雄”之称的古中山国。当年,在大军出征、凯旋等重大时刻,古中山国常常擂响战鼓提振士气、激发斗志。如今,中山战鼓逐渐成为当地民众庆祝重大节日、欢庆丰收的民间性舞蹈表演形式。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古月中学专门邀请中山国王陵文物陈列馆专家,现场指导学生练习中山战鼓,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山战鼓”的雄浑气势。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丰富学生们的课后生活,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平山县古月中学党支部书记常俊光说。

“柏坡腰鼓”是西柏坡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当地传承人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本地秧歌,创编了如今具有现代气息的“柏坡腰鼓”。只见西柏坡中学校园内的学生们,在激越欢快的鼓点伴奏下,手中红丝带上下翻飞,舞动轻盈的身姿操练着“柏坡腰鼓”,现场不时传出整齐有力的呐喊声。

据了解,该县依托前期试点学校成果,推动“柏坡腰鼓”进校园、进课堂,将其纳入必修课程,作为一项重要特色课后服务进行推广。

“特色课后服务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能,又能培养学生互助互爱、增进他们的友谊,还能有效地培养他们刚健勇武、团结奋进的精神。”平山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商立成介绍,目前全县中小学已创建了40支100人到150人的特色课后服务柏坡腰鼓队。

不仅如此,平山县通过持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打造出了三汲中学的古中山国泥塑和篆刻、北冶小学的霸王鞭、东回舍小学的渔家乐、大吾小学的踩高跷、东街一小的戏曲课程等一批特色传统文化教育品牌。部分学校还以二十四节气开展农耕实践活动,在学生们锄地、播种及管理的农耕过程中感受自然变化,感知天地时节。(本报记者 周洪松)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引导孩子阅读需处理好6个关系
下一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从何处着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