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新型学生社区:思政、服务、育人“一站式”完成

2023-04-12 10:55:23    科技日报

“这里能办的事可多了,校园卡补办5分钟搞定。”4月10日早上8时许,在华中科技大学师生服务中心,陆续有学生前来办理业务。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开设服务窗口28个,并设有24小时自助服务区,自助服务设备21台,线上线下一体可办理各类事项近800项。

3月下旬,教育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湖北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是与会专家参观窗口之一。

近年来,湖北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打造出有特色、有亮点、可借鉴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湖北样本。目前,该省93.8%的高校完成“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总占地面积1422万平方米,覆盖学生宿舍33万余间,育人质效稳步提升。

汇聚起“三全育人”的强大合力

学生在哪里,育人服务人员就在哪里。

4月9日晚,湖北工业大学东苑7栋学生宿舍一层右边尽头的房间里,灯还是一如既往地亮着。

“我在这办公,离学生近,大家有什么事要找我也方便。”该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正江仍在“加班”,他正与5名刚从外院转来的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自2019年6月担任该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以来,王正江就一直在这间18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办公。和王正江一样,湖北工业大学13个本科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将办公室都设在了学生宿舍。这种“书记与学生当邻居”的做法,该校已经持续了37年。

办公室设在学生宿舍一楼,因为这里是“基层”,能更近地融入学生、服务学生。王正江曾经也是“书记的邻居”,21年前,他从该校机械学院转到电气学院,在宿舍楼一层,当时的系党总支副书记给他介绍专业课程并做心理辅导,使他记忆犹新。

长期以来,湖北工业大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下沉、学工队伍全员下沉、教职员工分类下沉、服务人员全时下沉,校领导带头到社区开展“校领导接待日”等活动,党政干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等常态化走进社区,后勤服务人员全天在岗在线及时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共同汇聚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强大合力。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和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据介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连续两年列入湖北教育“十大实事”。该省高校4.1万余名校院领导、专任教师、心理教师等入驻社区,近5000名辅导员全时入住学生宿舍。

一校一策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

“花放不进去的话可以先在花泥上戳一个洞”“可以把散尾葵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来搭配花束”3月7日下午,在湖北大学二期学生公寓F栋“一站式”学生社区里,该校新闻传播学院联合资源环境学院、艺术学院、文学院举办了师生共同插花活动,并邀请专业插花师现场示范讲解。

目前,湖北大学已建设高标准“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入千室、访万生”大走访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通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五育”主题文化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公共空间。

同时,该校还组建了“琴园朋辈导师团”,成立“学生校务助理”组织,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民主管理水平,深化学生参与学校综合治理机制改革。

3月初,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服务驿站揭牌,设置“党员示范高地”“实践创新基地”等7个服务功能区。

当前,武汉纺织大学已建设14个“一站式”学生服务驿站,由各二级学院“包楼”进驻,对接学生需求,按“一院一品”模式建设,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化、一对一的管理服务需求。

该校还在每栋宿舍楼设立学生党支部,一批“红色先锋”党员工作站、“读习有声”成长服务站等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阵地在学生寝室落地生根。

接下来,武汉纺织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一站式”服务,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百米服务圈”建设,围绕学生建设“美好社区”的需求,及时解决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自2019年以来,教育部通过政策指导、试点推进、过程管理、经验推广等,实现“一站式”学生社区从10所高校率先试点到31所高校集成探索,再到1447所高校积极参与建设的“三步迈进”。(记者 吴纯新)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思想纵横)
下一篇:经合组织启动职业教育与培训评估计划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