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将自然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

田阳    2023-03-21 15:22:02    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自然教育,为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开辟了新路径。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全面成长的主阵地,理应充分发掘自然教育的多重育人功能,将自然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全面把握自然教育的多重育人价值

自然教育重在建立人与自然的连接,通过接近自然体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是着眼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门必修课,具有至关重要的育人价值功能。

自然教育是学校教育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将“人类根植于生态系统之中的观念将深入人心”列入2050年教育发展的愿景之一,强调通过教育变革,重新平衡地球作为生活的星球和独特的家园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珍爱自然、保护自然,联动学校课程体系,培养提升可持续理念,助力共建可持续发展未来。

自然教育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者的必然要求。借助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笔记、自然游戏等多种形式,自然教育拓展延伸了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路径,成为各类课程教育实践的有力补充,对于青少年生态文明理念建构、生态国情知识传授、保护自然素养实践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自然教育以其体验性、实践性等诸多特点,不仅有助于破解“自然缺失症”困境、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成为贴近青少年需求,深化自然生态美育、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新方式、新路径。

学校自然教育探索相对滞后

当前,促进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部门联合推动自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尽管国家有关部委就青少年森林研学、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依托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等制定了相关政策,广东、四川、陕西、安徽等多省由林草、教育和相关政府机构联合发布自然教育支持政策,但是总体而言,政策引导以面向社会资源整合的激励居多,就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融合的引导性相对偏弱,制度安排不够体系化。

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实现路径单一、育人实效不突出。学校的自然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各级学校参与自然教育实践差异性明显,自然教育在大中城市中小学有一定的覆盖面,在广大乡村学校则严重不足,无法适应全国2.56亿青少年的自然教育需求。与多样化的社会化自然教育模式相比,学校自然教育探索相对滞后,彰显学校特色的自然课程研发运用有待加强,自然教育与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文化建设等融合不足。

推动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

面向未来,积极推动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应该在强化政策引领,探索有效实践模式、促进育人融合联动上下功夫。

多部门联动协同,开辟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资源拓展路径。自然资源、林草管理部门应与教育部门强化联动,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引导各类自然保护地、城市公园、科普场馆、博物馆、动物园等对接学校,形成推进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工作合力。各级学校要把握国家公园立法、湿地保护立法等新机遇,主动与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湿地教育中心开展自然教育1+1合作,建设更多的优质自然教育社会课堂,丰富学校自然教育资源。

贴近学生需求,多样化探索自然教育进课堂、进实践的新模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发挥主体作用,对接双碳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要求,构建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常态化融合机制。要立足所在区域的生态实际,结合校本特色,积极借鉴森林幼儿园、自然学校等成熟经验,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重点,实施科学性和生动性兼具的自然教育与增智树德融合计划,拓展自然教育的强体育美功能,大力开发自然教育的校本精品课程和示范教材,提升教师教育实施能力。

注重深度融合,将自然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彰显育人实效。各级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着力挖掘不同学段科学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劳动课程中蕴含的自然教育融合点。结合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改进教育方式,将自然教育融入生活实践,将孩子带入自然课堂,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作者:田阳,系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警惕伸向孩子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下一篇:迎接数字化 掌握新技能(深阅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