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强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强势开局。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163.3亿元,增长6.5%。同时,空气质量连续改善,国省控断面、入湖河流、南水北调干线水质优良率实现3个100%。
创新驱动有力量
依靠科技创新,济宁太阳纸业在传统纸张上做出新文章——世界首创溶解浆连续蒸煮技术,打破我国溶解浆依赖进口的局面;全球首创木糖提取技术,从普通木材中成功提取出木糖,填补行业空白;运用中国结编织原理,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张不添加任何功能性化学药品的“无添加”系列生活用纸。在太阳纸业山东基地新材料产业园39号机车间,一条24小时不停机的特色文化用纸生产线快速运转,车间虽寥寥数人,但一天产量1500多吨,一年可贡献销售收入30亿元。
聚力创新驱动战略,济宁在搭建创新平台的同时,培育创新主体,引育创新人才。截至2023年10月底,济宁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8家,签约中科院过程所、上海交大等大院大所共建创新载体56家,挂牌成立山东省先进碳材料研究院、山东省稀土研究院。新建院士工作站4家,聘任11位院士担任“人才大使”,累计引进青年人才3.93万人。157个项目入选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实施领军人才倍增行动和孔孟圣地英才工程,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推荐入选泰山领军人才7人,聘任11位院士担任“人才大使”,累计引进青年人才1.67万人。
聚焦19条核心产业链,邀请高端智库把脉论证,“一链一策”建立重点项目库,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链“串珠式”发展。推动嘉祥绿色大豆产业集群、梁山稀土循环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五位。
扩大内需有亮点
今年8月,济宁群“星”璀璨,众多当红明星因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齐聚济宁。除了10部原创剧目,主办方还利用尼山圣境景区资源,为观众和游客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设置15处艺术装置打卡地,使戏剧融入尼山,为古老的“东方圣城”解锁新流量。
走下尼山,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是另一番热闹场景。在济宁龙拱港7#智能化集装箱泊位,一个装满玉米淀粉的“济宁港航”橙色集装箱被稳稳地吊装到“润杨集6006”号船舶上,济宁能源港航集团内河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标箱大关。“润杨集6006”号船舶装运着面粉、焦炭、煤炭、成品纸、石材等货物,从龙拱港满载下行。卸货完毕后,船舶又会载着广西的石粉、佛山的瓷砖等回程至济宁。这种“公河海多式联运”和“钟摆式”运输,在济宁港已成为现实。
聚力扩内需促消费,济宁亮点频出。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制定10余条提振消费举措,全市累计发放消费券9977.1万元。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4.4亿元,增长10.5%、增幅居全省第三位,136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91.6%;192个市级实施类重点产业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63.1%。现代港航物流方面,新开通济宁—九江、扬州等5条集装箱航线,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3455.7万吨,同比增长22%,稳居全省内河港口首位。
助企攀登有温度
为促进优质企业培育提质增效,济宁市制订印发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年度培育计划,分类建立企业培育库,优选1150家企业入库培育管理。高规格承办全国2023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经验交流会,搭建企业交流互鉴平台。今年以来,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7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3家、瞪羚企业33家,更多优质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当地还实施绿色制造提升行动,组织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交流培训活动。今年已有5家企业获评2022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同时,济宁聚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线“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电子证照通,提供270种电子证照信息。向8000余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放贷款53.9亿元,贷款投放完成率居全省第一位。实施“个转企”行动,完成“个转企”2404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项目招引有后劲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前不久,济宁市举行上半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对48个亿元以上“十强”产业项目进行实地观摩。观摩项目不仅具有较强引领示范和规模带动作用,而且全是去年以来新招引的项目,实现真正落地建设。其中44个属于先进制造业,占比超过九成,在科技含量、市场前景、经济效益等方面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只是济宁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济宁经济运行呈现出加快恢复、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完成了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任务。下一步,济宁将锚定完成全年任务这一目标,抢抓重大战略叠加、宏观政策调整窗口和九大优势转化放大三大机遇,狠抓经济运行、招商引资、上项目扩投资、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10项重点工作,开创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绿色发展有成效
前不久,一段微山湖的短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视频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水草摇曳生姿,船行湖面宛如“空游无所依”,可谓现实版“人在画中游”。同样,不经意间传遍社交媒体的还有微山湖里发现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一种对环境质量要求较为苛刻的水生物种,它们的出现,说明微山湖水质在持续变好。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调蓄枢纽,南四湖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承接鲁苏豫皖4省34个县(市、区)53条入湖河流。济宁实施“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治理南四湖,退渔还湖、退池还湖、退耕还湿。去年,南四湖流域国控断面首次全部消除四类水体,优良水体比例实现100%,打造出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升级版。
今年以来,济宁市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高质高效服务重大项目和制造强市建设,着力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斌举介绍,他们运用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对污染源进行24小时全覆盖监管,构建多方深度融合的污染治理攻坚机制。狠抓扬尘、VOCs管控,在省内率先实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动态清零。同时,围绕省市县重点项目,建清单、定方案、优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尽快落地。
(《人民周刊》2023年第20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