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巴中平昌县:“窄田坎”走出“宽路子”

2023-03-29 15:00:17   

“田坎玉米一般是一尺宽田坎栽1行,一米宽以上的栽2行,你们载的距离太短了。”近日,在平昌县板庙镇康坪村,农技人员正在向村民讲解田坎玉米种植技术要领,三五成群的村民围成一个圈,专心致志地聆听着。

为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宽农民增产增收渠道,近年来,平昌县采取田坎玉米、堆堆玉米等种植模式,让土地应种尽种,充分发挥田坎玉米透风、采光条件较好的优势,重点打造田坎玉米种植,让“小田坎”做出了“大文章”。

板庙镇康坪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村,地少山多。近年来,该村始终不放松粮食生产,多措并举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粮食产量。几年前康坪村就利用田坎种黄豆、种玉米。但外出务工潮的兴起,因为缺少劳力,村民都陆续不再在田坎上种玉米或黄豆。板庙镇发动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在春种秋收农忙时节,义务帮助困难户和劳弱户发展田坎玉米等粮食生产,做到“寸土必争”。“我们联村领导、镇村干部、农技人员第一时间进田间、蹲地头,积极引导农民利用田塄地背和田坎田坡因地制宜种植玉米,强力推动增种玉米工作,确保应种尽种,种满种尽。”板庙镇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在田坎上种植玉米充分发挥了田坎光合作用强、肥料集中等边际效应,因光照和水分充足,虫害少,每亩田坎玉米产量可以比整块地里多增收25~50公斤。“在田坎上栽种的一行或两行玉米,每亩可稳收玉米200公斤左右。让有限的土地实现了应种尽种、种满种尽,也让村民增加了收入。”板庙镇农技人员说。

截至目前,板庙镇已完成田坎玉米整治约25公里,预计可实现玉米产量4万公斤。

此外,元山镇的乡村道路两边还种植了连绵不断的堆堆玉米。据当地群众介绍,今年堆堆玉米比往年种植的还要多。所谓的堆堆玉米,就是利用田间地角不规则的和面积狭小的“废弃”地块,见缝插针地多种玉米。元山镇的村民多年来就有种植玉米的习惯,“不仅利用了撂荒地,而且,连田坎周边的堆堆地都利用起来了。”元山社区村民王大娘说。

“我们鼓励村民利用边边地等土地资源种植堆堆玉米,而且堆堆玉米还可套种其他粮食作物。”元山镇副镇长李珍明说。

近年来,平昌县坚持把稳定粮食面积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大力开发田坎玉米和堆堆玉米,切实做到空闲土、撂荒地应种尽种和种满种尽,认真落实“米袋子”责任制,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2万亩以上,切实担负起粮食大县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突出“三抓” 推动作风建设落地见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