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于午铭——

奋战在新能源开发一线

本报记者 李亚楠    2023-04-03 10:44:44    人民日报

于午铭(右一)在介绍机组情况。

 

于午铭在查阅资料。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人物小传

于午铭:1941年生,陕西西安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顾问。自1991年起,他深耕风能行业30多年,带领团队研制出全国首台600千瓦国产化风力发电机组等设备,为我国风电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如果你乘坐火车来新疆,一定不会忘记列车在达坂城风力发电场林立的风机间穿行的场景。旷野、雪山、风机……这些都是定格在很多人心中的新疆美景。

“这些风电机组,绝大部分实现了国产化;只有很少量‘年龄’较大的是进口的。”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于午铭说。在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过程中,于午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制出全国首台600千瓦国产化风力发电机组,为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耄耋之年,于午铭仍奋战在新能源开发一线,致力于摸清新疆风光资源“在哪里”“有多少”,并推动研究成果在“双碳”目标中发挥作用。

“划小核算单位,盘活现有资产,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50岁之前,于午铭一直研究水力发电,担任新疆水力发电设备安装公司总工程师。1991年春天,一纸调令来到他面前,单位决定派他担任新疆风能公司总经理、新疆风能研究所副所长。“50岁时,我离开了工作二三十年的岗位,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于午铭说,面对这个挑战,他一直问自己:“50岁开始的风电事业,我能做好吗?”

调到风能公司的第一天,时任达坂城风电场场长的武钢就带他去了现场:那里已矗立起14台进口风机,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风电场之一。

走进风电场大厅,于午铭被墙上的一幅油画吸引住了:油画中,皑皑雪山下风机林立,望不到边际。武钢满怀憧憬地对他说:“这就是咱们风电场未来的模样……”

然而,上任之初,于午铭就面临着公司亏损的问题,“当时全场装机2050千瓦,年发电量500多万千瓦时,全年电费收入仅20多万元,还不够抵销折旧费用。”于午铭说,“人心不稳、队伍涣散更让我忧心忡忡,看得出大家对未来信心不足……”

多年的水电工作经历让于午铭清醒地认识到:“风电这个新兴的绿色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前景不可限量,是一项不能放弃的事业。”

为了带领团队渡过难关,于午铭采取了两项行动:一是组织人员专门研制小型风电机组。1991年12月,于午铭带领研发团队研制的FD—150型风电机组通过了成果鉴定,到1993年时累计制造了300多台。这一产品除了面向边远农牧地区销售,还出口到丹麦,为后来制造大型风电机组打下了基础。二是开展多种经营。用75吨吊车对外承揽吊装业务,在312国道边建起了加油站……“划小核算单位,盘活现有资产,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用‘副业’来养‘主业’。”于午铭说,8年后,公司终于扭亏为盈。

“大型风电机组能实现批量销售,对新疆来说太不容易了”

1992年春的一天,有一台风电机组发生了飞车事故:风车失控、刹车失灵!风越吹越大,集聚的能量越来越多,机组不断加速,转速远远超过了风机允许的最大值,“隔着很远的距离,都能感到脚下的土地在颤抖,持续下去就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故……”于午铭回忆道。

眼看着叶片就要飞出去,武钢冒险攀上23米高的塔架,手工操作偏航装置,让风叶偏离主风向,同时用千斤顶顶住刹车,故障机组终于慢慢减速了……

这次事故让于午铭认识到,进口机组价格高、售后难,在技术上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逐渐萌生了制造国产化风力发电机组的念头。然而,没有资金和技术,于午铭心里也没有底,“但就是想争口气,向世界证明,我们也能造出大型风电机组。”

于午铭提出采取“分步走”的办法,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实现国产化,零部件制造利用社会资源,动员全国机械制造力量投入生产,而自己则主要抓整体设计和装配。

刚开始投运的几台机组出现了齿轮故障和温度过高的现象,经过排查,于午铭判断不是齿轮箱质量问题,而是由于机舱内部通风设计不合理导致舱内温度过高。反复观察试验机舱内空气流动走向,他终于找到了合理的解决办法。

1998年6月16日,对于午铭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带领团队研制的国产化风电机组在达坂城风电一场并网发电,国产化率为33%。“第一台机组中,只有塔筒是我们自己造的,其他部件还是进口的。”于午铭说,此后一年间,他们又陆续投产了9台机组,从机舱、发电机到叶片、电控系统,一个个逐步国产化;到第十台时,国产化率达到了96%。

“我们一直是断断续续一台两台地接到订单,直到2001年夏天,河北一家风电场一次性订购了6台,那是我们第一次把产品批量销往外地。”说到国产化风电机组被越来越多的风电场所接受,于午铭很欣慰,“过去,新疆给大家的印象主要是瓜果、粮食等农作物外销,很少有高科技的工业产品。我们的大型风电机组能实现批量销售,对新疆来说太不容易了!”

如今,基于这10台机组研制出的各种新机型,目前占据了新疆风电市场60%以上的份额。

“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回答好风光电资源‘有多少’和‘在哪里’”

退休后,于午铭始终关注着行业的最新动态。他发现,业界对新疆风光电资源工程的可开发量并不清楚……

“只有了解清楚相对准确的风光电资源工程可开发量,才能大致评估行业发展前景以及这些资源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于午铭说。

可问题是,业界对风光资源量的估算并不统一,“有说十几亿千瓦的,也有说数百亿千瓦的,甚至还有人说相关开发量是没有天花板的。”于午铭说,现有技术条件下的风光资源可开发量能否满足发展需求?可开发的资源在什么地方?这两个问题需要科学地回答。

于午铭萌生了新的想法:摸清新疆可开发风光电资源底数,以数字地图为载体,建立新疆动态风光电资源数据库;同时提升现有的工程技术水平,“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回答好风光电资源‘有多少’和‘在哪里’两个问题。”

2021年6月,新疆风光电资源工程可开发量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历时一年,研究项目基本完成,全疆风光电可开发地域已在卫星地图准确标注,并经过了与国土空间规划现行“一张图”的衔接查询,可保证开发地域符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新创的新疆风光电资源工程可开发量动态数据库,也已实现数据存储、查询、演示、编辑、关联等功能,“把风光资源从空中落实到地面”的构想业已完成。这一项目成果于2022年通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现阶段,于午铭开始带着项目组赴各地州实地考察,与当地主管部门交流风光资源量摸排结果与新能源发展意见,引导新能源审批政策中植入“控制开发强度、提升土地利用率”发展理念。

 

■记者手记

把科研成果应用落到实处

于午铭珍藏的照片中,有一张是风机起运剪彩仪式上的团队合影。那是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国产大型风电机组、完成第一个批量订单后团队的合影。回想起那时的情景,他说:“我始终认为,所有的科研成果最后都要落实在应用上。”

如今,《新疆风光电资源工程可开发量研究技术报告》已完成。但于午铭仍在不停地奔走于风光电开发一线,以促成研究成果应用在实现“双碳”目标上。希望新疆每一寸有风有光的土地都能得到更好地开发,这是于午铭的心愿;他正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持续努力着……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情景宣讲《记忆里的“两弹一星”》走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