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立足时代环境传承红旗渠精神

——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研究员陈东辉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3-03-24 14:59:20    《人民周刊》

一位研究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学者,与红旗渠精神之间会有怎样的缘分?当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原副秘书长毛兵推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陈东辉接受采访时,记者心中不免闪过这样的疑惑。

“我和红旗渠精神结缘有十几年了。”陈东辉介绍,第一次到红旗渠是2008年。“看到盘绕在太行山腰间的红旗渠,感到非常震撼。从解说员那里了解到,修建红旗渠时条件艰苦、工具简陋,当时就想,是怎样的一群人修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精神劲头?”跟随陈东辉的讲述,一位学者与一种精神之间剪不断的牵连,在记者脑海中逐渐成型。

记者:可否请您先介绍一下,是怎样的机缘使您走上了红旗渠精神研究的道路,又是怎样的动力推动您一路坚守下来?

陈东辉:我真正开始研究红旗渠精神是在2014年。2013年,河南省委组织部开始筹建红色教育基地,当时名叫“三学院三基地”,其中一个学院就是红旗渠干部学院。2014年,林州市(原林县)委托时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同民研究员牵头研究红旗渠精神,目的是创研一本有关红旗渠精神的专著,作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教材。我有幸参与这项研究工作。这本书名叫《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我也是这本书的副主编。从此,我就和研究红旗渠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8年,河南省委组织部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选拔到红旗渠干部学院挂职的人选,组织委派我去挂职副院长,这也给我研究红旗渠精神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此,我开始以学习研究宣传红旗渠精神为己任,持续深入研究红旗渠精神,围绕红旗渠精神发表了一些文章,并于2022年立项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旗渠精神的县域治理价值及其传承弘扬研究》。

在红旗渠干部学院挂职期间,我每天都被红旗渠精神感动着。红旗渠干部学院有很多教学点,从这些教学点几十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我们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伟大,感受到当地人民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实践效果。党的二十大召开后,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出京考察就来到红旗渠,并强调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很荣幸,我又成为省委宣讲团成员,遵循总书记指示到各地级市宣讲红旗渠精神。

记者:红旗渠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您如何理解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您认为,其中最核心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陈东辉:红旗渠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1998年10月,红旗渠总设计师、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红旗渠精神的思考》的文章。什么是红旗渠精神?他说,林州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体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实质所在。我认为,杨贵关于红旗渠精神的解读十分贴切。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林县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地方,让林县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是从解决吃水问题开始的。为了带领全县人民摆脱缺水的困扰,林县县委确定了“引漳入林”大计,这就是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林县县委深知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他们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打通211个隧洞,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抒写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壮丽画卷。

我认为,自力更生精神是红旗渠精神最核心的内涵。红旗渠修建时,国家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修建红旗渠必须靠自力更生,也只能靠自力更生。林县人民不向上伸手,不等不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他们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间修成了源源不断引来漳河水的生命渠、幸福渠。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今天,我们正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对中国科技领域的“卡脖子”,我们尤其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

记者: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红旗渠,解决了当时林县56万人口和37万家畜的吃水、饮水问题,曾是林县人民的生存保障、生命源泉。如今,红旗渠已经成为旅游景区和旅游品牌,为当地人民创造着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能否请您分析一下,红旗渠精神对于滋养当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塑造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陈东辉:红旗渠工程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完美结合,为林县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客观条件和强大精神动力。

红旗渠的修建,衍生出一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建筑工人。改革开放后,林县出现了工匠大批外出“赶生活”的现象。这批人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在外面闯世界、打天下,逐渐在中国建筑领域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林州建筑”。

红旗渠引来的漳河水,不仅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源。早在1990年,林县县委、县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宣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正是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林州人民才谱写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诗篇。20世纪90年代,林州市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确定工业发展布局,林州人开始富起来。当时的中原大地改革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改革实践,奏响了“十八罗汉闹中原”的华彩乐章,林州就是“十八罗汉”之一。

记者:您认为,红旗渠精神对于后辈党员干部和群众具有怎样的教育意义?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学习红旗渠精神应当学什么?

陈东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我们学习红旗渠精神,尤其要学习修渠人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修建红旗渠的艰苦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当时,每人每天只有6两口粮,吃不饱就用野菜充饥,凿山撬石又要下苦力,许多人身体出现了浮肿。同大家口粮标准完全一样的县委书记杨贵,曾经饿晕在工地上。没有地方住,就在施工的悬崖边打地铺,石崖上铺一捆茅草就是一张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他们依然发出了非常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人创大业,不建成大渠决不还乡。”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林县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引来了漳河水。

当前,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立足新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环境,把握好关键所在。

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奋斗精神这一核心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奋斗精神,报告讲到的“五个必由之路”,其中之一就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源源不断的红旗渠水是奋斗出来的,红旗渠的每一段渠壁上都铭刻着“奋斗”二字。为了摆脱缺水之苦,林县人民群众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太行山中苦战10个春秋,付出艰辛努力,付出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新时代发扬红旗渠精神,要着力发扬奋斗精神,以团结奋斗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共同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红旗渠之所以修建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林县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林县县委带领下,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依靠群众突破了严重缺水恶劣环境的制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政党,群众路线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新时代传承红旗渠精神,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人民周刊》2023年第4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气雾栽培,种出瓜果蔬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