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

2023-02-07 16:54:17    《人民周刊》

编者按: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本刊节选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铸魂育人》丛书中关于红旗渠精神的内容,与读者共同领略林州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河南省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属于严重干旱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林县的缺水问题。1959年夏天,林县县委提出,从林县穿越太行山到山西,斩断浊漳河,将水引进林县,彻底改变林县的缺水状况,这个计划得到了河南省委和山西省委的支持。从1960年2月红旗渠修建正式开工,到1974年8月工程全部竣工,10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红旗渠的建成,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自力更生:办法总比困难多

干旱,曾让林县人祖祖辈辈刻骨铭心。1959年,林县遭受严重旱灾,境内4条河流干涸,水库见底。

面对天灾,苦熬还是苦干?经过反复调研,林县县委提出从浊漳河修渠引水,时称“引漳入林”工程,后更名为红旗渠工程。

工程巨大,但一数家底,全县只有300万元储备金,水利技术人员仅有28人。怎么办?“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林县县委决定不等不靠,举全县之力迎难而上。

如何靠双手创造?红旗渠纪念馆里的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实物,见证非凡历程。

为了修渠,全县50余万人口中,先后有30多万人次上山劳动,81人献出宝贵生命。工地搭建的席棚不足,许多建设者就睡在山崖下、石板上、石缝中;食物不足,就吃杂粮、挖野菜、捞水草。全县干部每人每月从仅有的29斤口粮中挤出2斤支援修渠。

资金短缺,许多林县人外出务工,攒下几元、几十元钱,寄回来支援修渠。据统计,红旗渠工程总投资中,超过85%为林县人民自筹。

1969年7月,红旗渠总干渠、干渠和支渠、斗渠配套体系全部建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而在修渠前,林县的水浇地只有不到2万亩。

几十年来,林州(原林县)人民从红旗渠精神中不断汲取营养,坚持自力更生,继“战太行”后,又接续谱写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新篇章。

 

艰苦创业:艰苦创业中激发创新精神

红旗渠纪念馆里的一张老照片引起记者注意:一个脸盆里装满水,倒放着一个小板凳,一位农民在旁边认真观察。

“这位是共产党员、‘农民水利土专家’路银,他在用盆面测量代替水平测量仪进行观测。”讲解员介绍,红旗渠总干渠从渠首到分水岭全长70余公里,落差仅有10多米,且渠线全部位于悬崖峭壁上,测量和施工难度极大。在缺乏专业仪器的情况下,林县人凭借土办法,保证了施工精度。有关部门验收时不免惊叹——70.6公里长的总干渠建设完全符合设计标准!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中的岩石坚硬如钢,在没有大型施工机械的情况下,要凿通长616米、宽6.2米、高5米的青年洞,真是难上加难。在巨大的挑战面前,300余名青年勇敢地站出来,担当起了钻挖青年洞的艰巨任务。他们乐观豪迈地提出:“石头再硬,没有我们的决心硬,就是铁山也要挖个窟窿!”他们苦干加巧干,创造了“主攻三角炮”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历时17个月,他们以蚂蚁啃骨头式的苦干硬干,终于凿通了青年洞。

缺钱买炸药,林县人就用锯末、煤面等配制土炸药,使红旗渠全部工程的炸药自给率达到44%,节约资金近146万元。

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林县人创新了上百项工程、技术成果,培养出上万名铁匠、木匠、石匠。艰苦创业中激发的创新精神、锤炼的人才队伍,成为促进林州发展的重要力量。

 

团结协作:团结就是力量

沿红旗渠干渠走一走,每隔一段可以看到一块小石碑,上面写着不同村庄的名字。

工作人员介绍,立起石碑就是明确责任。修渠时,林县县委提出要求,30年内哪个责任段出了问题,就由承建的公社、生产大队负责维修。

红旗渠纪念馆里,11枚旧印章引人注目,每个印章对应着红旗渠总指挥部的一个部门。修渠伊始,林县县委坚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部署安排交通运输股、物资供应股、安全股等各部门高效协同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投身红旗渠建设的积极性。

最危险的地方,最困难的活,最先看到的是干部和党员、团员。

1960年春,红旗渠渠首拦河坝工程建设中,坝体还有10米宽的龙口尚未合龙,河水奔腾咆哮,喷涌而出。为确保拦河坝顺利合龙,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冰冷刺骨的激流中,臂挽臂排起人墙,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最终拦住了汹涌的河水。

成功修建红旗渠,还充分彰显了兄弟地区与兄弟单位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体现在对各方力量的整合和林县各公社、生产大队的配合。河南省林县与山西省平顺县隔着巍巍太行山,要跨省调水,没有河南、山西两省的团结协作是不可能做到的。在此过程中,平顺县人让出了近千亩耕地,砍掉了大批树木,迁移了祖坟,还腾出民房给修渠民工住,积极配合红旗渠修建。各部门、各行业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全力支援修建水渠。

 

无私奉献:情洒红旗渠

林县河顺镇申家垴村的石匠申江保,是红旗渠建设中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申家垴村有一条长年不断流的小河,修建红旗渠和申家垴村并无太大利害关系,是否参加?申江保和村民们用行动作出回答。申江保背起铺盖卷,自带干粮和工具,走了两天两夜赶到工地,一干就是七八年。

“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红旗渠建设者们写在崖壁的豪迈誓言,也正是申江保的精神写照。

共产党员吴祖太是修建红旗渠时的牺牲者之一。他从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新乡专署水利局工作。1960年初,吴祖太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建设难题。当年3月,王家庄隧洞洞顶出现裂缝掉土现象,为了避免出现施工人员伤亡,他不顾别人的劝阻,深入洞内察看险情时遭遇洞顶坍塌,不幸殉职,年仅27岁。

李改云当时担任姚村分指挥部第一营妇女营长和井弯大队妇女连长。1960年2月18日上午,在检查施工情况时,她忽然发现崖壁有碎石滚落,当时崖下有几十名民工正在施工。李改云急忙呼喊:“快躲开!崖石要塌了,快躲开!”民工们慌忙躲闪,但一个16岁的女青年一时被惊呆了,眼看落石就要砸向女青年,李改云一个箭步冲上去将她推开,自己却被落石砸伤,造成右腿粉碎性骨折。

落石和塌方,是红旗渠工地上最大的危险。红旗渠开挖不到4个月,有人提议不修了,因为松动的山石不时掉下造成伤亡。这时,以任羊成为代表的凌空除险队站了出来。腰间系一根粗绳,别上铁锤,手持带有除险铁钩的长杆,队员们从悬崖顶端吊下,凌空来回摆荡,用铁钩把险石一点点刨去、扒落。因落石坠下躲避不及被砸断门牙;麻绳磨断坠崖,幸亏挂在树杈上才捡回条命;长年累月在崖间飞来荡去,腰部被勒出道道血痕,形成一圈厚厚的疤……

劳模、英雄光荣事迹背后,是10万名像他们一样的开山者,用双手硬生生在悬崖峭壁上凿出长达数百里的“人工天河”。

从红旗渠建成通水,到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再到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建设奇迹。今天,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走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要永葆艰苦创业的作风,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砥砺无私奉献的品格,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开拓奋进,就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从中汲取不竭力量,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团结一心、英勇奋斗。

2021年7月19日晚,河南省林州市境内暴雨如注,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合涧管理所副所长张学义彻夜未眠。

次日凌晨1点,有人报告:红英南分干渠多处基建被冲毁,渠水堵塞。张学义连忙调集所内抢险突击队赶往现场。堵塞处,有碎石卡在渠槽,机器难以清除。张学义二话没说,跳进湍急的渠水,一次次用双手捧出槽底的碎石。刚上岸,就听到对讲机里的呼叫:“油村段村南渠道基建有险情!”来不及擦干身上的水,他立刻带领突击队奔赴下一个抢险点。

张学义是一名“渠三代”,从小受红旗渠精神熏陶。他的爷爷张运仁当年在修建红旗渠时牺牲,年仅38岁。他的父亲张买江曾是红旗渠工地上最年轻的建设者之一。从磨尖钻头到开山爆破,张买江在艰苦的修渠岁月里成长为一名特等劳模。退休后的他走遍大半个中国,讲述红旗渠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张学义高中毕业后,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守护凝结着前辈智慧、鲜血和汗水的红旗渠,一干就是20多年。

合涧管理所共有员工28人,负责48公里水渠的日常维护。每天,巡查队员爬山头、过山沟,遇到脱落的砖头捡起垒好,看到漂浮垃圾用工具打捞,确保渠水哗哗流淌。盛夏汛期,他们彻夜值守;数九寒天,他们凿冰保通。

林州冬季寒冷,每当上游来水,夜间渠面总会结冰。第二天,张学义和队员们早早来到渠上,站在结冰的渠面,抡起大锤凿开冰面,让渠水流通。

离合涧管理所不远,是红旗渠一干渠与英雄渠交汇处——“红英汇流”。当年,“红英汇流”是红旗渠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施工队伍凭借土办法找到了精确的汇流点,确保两渠顺利汇流。

“‘红英汇流’是我们每天巡渠的起点,在这儿我常常想到老一辈艰苦奋斗的情景。”张学义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红旗渠精神传人,我们要更加用心用力护好渠、管好水,让红旗渠永远造福林州人民。”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铸魂育人》丛书)

(《人民周刊》2023年第1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科学家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