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西郊河畔,一座三菱形的高大纪念碑矗立在碧蓝的天空下,碑上工整地书写着“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有形的是丰碑,无形的是精神——站在庄严的纪念碑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直击人心。
2022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以下简称“两路”)迎来全线通车68周年。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党校(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万金鹏,感受“两路”精神的传承赓续。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
开创西藏交通事业新纪元
和平解放之前的西藏,交通状况堪忧。据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一书记载,当地出行和运输物品仅仅凭着人背马驮,除去布达拉宫到罗布林卡有一条不足1公里的土路,西藏境内几乎找不到一条真正意义的公路。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族人民群众组成11万人的筑路队伍,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上,修了整整4年公路。1954年12月25日,康藏(后改为川藏)和青藏公路全线通车,分别从四川雅安和青海格尔木延伸到拉萨,结束了西藏千年来没有公路的历史,有3000多名筑路工人长眠在公路沿线。
11万人修路靠什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万金鹏认为,这一精神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修路时开路资料几乎为零,没有地图、水文地质资料图等;二是修路时物资短缺,筑路人员缺衣少穿,常常是饿着肚子也要修路;三是修路时条件艰苦,因为缺少工具,个别时候修路得徒手敲石。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在西藏军区军史馆里收藏着一把陈旧的铁锹,铲头一端锈迹斑斑,木把一端完全断裂。万金鹏告诉记者,这是当年在修筑川藏公路时战士们使用过的工具,类似的工具还有铁锤、钢钎和十字镐。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曾经参与筑路的战士回忆,筑路人员“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当时禁止军队向当地群众采购粮食,促进军民团结。
今天重提“两路”精神,可以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结合西藏实际,万金鹏认为,学习“两路”精神,要以牢固为西藏各族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要聚焦西藏工作着眼点、着力点及出发点,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寻找差距,特别要弘扬团结奋进的精神品格。
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线
“天路”川藏公路线上,西藏八宿的怒江大桥旁边,有一座似乎孤立的老桥墩静静地矗立着,然而它并不孤单,来往的老司机经过时,总会鸣笛致敬。原来在20世纪50年代修建“两路”时,一位战士不慎掉入了正在浇注的桥墩中,为了纪念他,这里矗立起了永恒的纪念碑。
68年来,在“两路”修筑与养护的过程中,一批又一批新西藏建设者弘扬“两路”精神,用青春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川藏公路“第一险”——国道317段的雀儿山隧道养护保通点,海拔高达4634米,含氧量极低,平均每年有7个月积雪,冬季气温可达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30摄氏度。四川甘孜州的道班工人莫尚伟、黎兴玉夫妇,常年在雀儿山脚下铲雪护路,这份守护长达23年。
中国邮政四川甘孜邮政分公司邮运驾驶组组长其美多吉,多年来在川藏公路奔走传邮,路过雀儿山时总会停下车,把大家凑出的帮助莫尚伟夫妇的生活物资送到他们手中。其美多吉告诉记者,雀儿山见证了他和莫尚伟夫妇的深厚友情。黎兴玉说:“盼着其美多吉的到来,感觉他像亲人一样。”夫妇俩常年在“生命禁区”工作,用行动在雪域高原树起令人仰望的精神高峰。
“现在从我们西藏出发,一日之内就可以畅达全国多地。”万金鹏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建设交通强国,“两路”精神是有力的精神保障。回望新时代10年西藏的公路通车里程,从6万多公里提高到现在的12万公里,复兴号动车也开进了雪域高原……
68年来,“两路”已成为今天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线。
“西藏现在的每一条农村公路都发展成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万金鹏说。“两路”沿线的“三区三州”区域,原来是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在西藏脱贫攻坚以来,政府投入近千亿元建设了3000余条农村公路,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交通保障。“公路+特色农业+电商”的脱贫攻坚模式,使西藏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有力提升。
向更多人讲好“两路”故事
冬日午后,四川省成都市川藏公路博物馆前,一座矗立云端的“路魂”雕塑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雕塑由十八军战士、工人、藏族同胞(当年的“两路”筑路大军代表)组成,象征着军民团结、汉藏一家的民族友谊。
“两路”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万金鹏认为,新时代传承“两路”精神须抓好以下几点。
首先,对“两路”精神的学习需要进一步深入。当前部分青年群体存在泛娱乐化倾向,由于对和平解放初期西藏的整体环境缺乏切合实际的认识,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与思想认同。其次,要努力消除一些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严峻复杂,一部分所谓的网络大V、公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重新解读历史,歪曲党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加青年人对‘两路’精神的实践体验,切实增强‘两路’精神的感染力。”万金鹏说。
2020年8月,G559甘登段正式通车,告别了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甘登乡不通公路的历史,至此,西藏全区实现了公路全覆盖。“两路”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万金鹏认为,要赋予“两路”精神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使之与当前的环境相适应。要将“两路”精神融入日常、深入群众,体现在工作、生活细节中,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行动。在践行“两路”精神的过程中,要与党的其他革命精神结合起来,使之得到完整的理解与贯彻。新时代,要不断传承“两路”精神,让“两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
(《人民周刊》202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