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远离“保本高收益”欺诈陷阱

郭子源    2023-01-12 10:59:42    经济日报

如果有人向你推荐一款保本且年化收益率超10%的投资品,你的第一反应是心动还是警觉?日前金融监管部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其中,要及时查处宣扬“保本高收益”的欺诈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本高收益”既不符合投资规律,也不符合经济学原理。很多人都幻想过这样一款完美的投资品——低风险、高收益、高流动性。但实际上,这三要素是一个“不可能三角”。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也意味着该投资品让渡了一定的流动性;反过来,如果一款投资品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那么它必然让渡了一部分收益。

如果有机构宣扬“保本高收益”“低风险高收益”,十有八九是非法集资。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当前,非法集资正打着互联网金融等幌子隐匿手段、翻新花样,但本质都是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通过高息诱饵骗取投资者的大额资金。

既然道理十分清楚,监管也反复强调,为何仍有投资者甘愿走入骗局?一方面,侥幸心理在作祟。世人皆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但真有馅饼掉在自己头上时,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怀疑警惕,而是感叹着实幸运。投资者一定要摒弃侥幸心理,否则后患无穷。另一方面,我国金融知识的普及程度仍有待提升,部分投资者缺乏金融素养,缺乏开展理性判断的知识储备。

要特别重视老年投资者的金融素养不足的问题。回顾其早年投资经历不难发现,彼时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尚未打破刚性兑付,“保本、固定收益”是默认规则。此种模式助长了影子银行规模的高速扩张,还为经济发展埋下巨大风险隐患。为了防范化解风险,2017年多个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发布“资管新规”,至此,刚性兑付被打破,“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理念逐渐被市场接受。但尚有部分老年投资者仍未更新投资理念,极易落入“保本高收益”欺诈陷阱。

面对理财市场的新变化,投资者可坚持“三看”,用理性投资获取合理回报。一看产品是否宣扬“保本高收益”。一旦发现此现象,投资者要相互提醒、积极举报,让各种金融诈骗和不断变异的庞氏骗局无所遁形。二看产品是否正规。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有了“防伪码”,投资者可登录“中国理财网”,输入相关信息查询产品真伪。三看产品投资方向与运作模式。选择一款投资品的前提,是要了解钱投向哪里,也就是与哪些投资标的挂钩。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的产品与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的产品,其风险收益水平必然差异较大。

还须持之以恒开展风险教育。监管部门要开展宣传教育,帮助投资者避免上当受骗;与此同时,投资者也要提升自身免疫力,摒弃侥幸心理,树立科学投资理念,为自己增加更多安全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力争“开门稳” 外贸企业赶工忙
下一篇:做大做强汽车产业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