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中国经济具备趋稳回升基础

金观平    2023-01-06 16:15:53    经济日报

2022年12月份PMI数据显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我国经济正处于底部回升的重要节点,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需要继续付出艰辛努力。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展望2023年,我国经济具备较好趋稳回升基础,要坚定信心做好各项经济工作。

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畅通经济循环。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去3年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新年伊始,各地消费市场暖意渐浓,重大项目密集开工,经济活力加速释放。专家普遍预计,2023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将加快恢复。中国贸促会近期对160多家在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91%的受访外资企业和商协会对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政策非常支持;99.4%的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美国彭博社近期在报道中表示,虽然人员流动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但北京等城市的活动迅速反弹表明,一旦感染浪潮在全国各地消退,经济复苏可能快于预期。

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2022年我国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为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推动经济运行由下滑转为回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这些政策措施仍有释放效应空间。从投资先行指标看,2022年前11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并指出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根据经济运行实际需要,今年还将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随着各项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还将为经济运行提供更好支撑。

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中国经济既有大“体量”,更有好“体质”。面对严峻的风险挑战,我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坚定前行,创新引领作用凸显,新动能加快成长,扩内需不断发力。2022年前11个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9%,快于全部投资14.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0.5%、44.1%。转型升级之“进”,将为经济增长之“稳”更好蓄能加力。

应该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更重要的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特别是有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我国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力争“开门稳” 外贸企业赶工忙
下一篇:我国外储规模连续三个月上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