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助推消费回暖 金融机构密集出招

2023-01-04 11:40:13    中国证券报

发力消费贷、发放消费优惠券、与地方政府或互联网平台联手促消费……当前,商业银行正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助推消费回暖。

增加消费信贷

“我行‘闪电贷’周年庆活动还在进行中,符合条件的客户可获得6.6折优惠券,折后年利率低至3.7%。”北京市西城区招商银行某支行贷款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该活动将一直持续到2023年1月31日。“这款产品相当于一笔‘备用金’,不提款不收费,可以先申请额度以备不时之需。”他说。

北京市丰台区工商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即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我行个人信用贷款年利率最低3.7%,工作单位在‘白名单’且社保满足相关要求的客户,基本都能给到最低利率。”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多家银行已连续下调消费贷利率,国有四大行消费贷最低利率均降至4%以下,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低至3.65%。

日前,银保监会提出,将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要求,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

多家银行表示将加大消费贷投放力度。建设银行信贷管理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称,2023年要加大力度拓展个人贷款,预计今年无论是住房金融还是消费金融都会回暖,消费金融贷款的拓展将是“重头戏”。

“引导银行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可从多方面着手。”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比如,通过适度降准、设立消费再贷款等工具着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可考虑将消费贷投放业务纳入银行考核范围,推动个人按揭贷款、车贷、装修贷等利率继续下行。

优惠活动繁多

“一张‘20.01元减20元’的工行支付优惠券,叠加商家促销,优惠力度也不小。”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女士打算用刚领到的这张优惠券购买过年用品。“希望银行在春节期间可以在出行、景点门票、住宿方面多推出一些实打实的折扣活动,给消费者更多福利。”她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针对出游、观影等消费场景推出各类优惠活动。例如,平安银行信用卡推出“加油88微笑开运”瓜分百吨油活动,活动期间持卡人可以在平安口袋银行APP参与无门槛抽奖,每次抽奖可获得面值不等的加油立减券。

中国银行信用卡携手携程旅行赠“首绑满减”活动,活动期间已绑定携程“程支付”的持卡人在携程旅行APP预订指定产品时,使用中国银行信用卡完成支付有机会享受订单支付金额满500元立减10元优惠。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瞄准购物节、节假日等高频消费时点推出各项优惠活动,不仅有助于拓展自身业务,也有望与其他促消费举措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促消费。

联手平台企业

除增加消费贷、推出满减等优惠活动外,不少商业银行还加强与地方政府或互联网平台合作,通过发放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等方式联手促消费。

例如,河北省保定市日前正式启动“乐享新保定,开心过大年”促消费活动,活动时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月4日,每周为1期次,共计5期。

消费者可在“建行生活”APP和“工银e生活”APP两大平台抢商超券、餐饮券、汽车券、家电券、加油券等五种类别的政府电子消费券。

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再次扩围背景下,部分银行联合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在试点地区发放消费红包。

例如,京东科技联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验活动,为试点地区用户提供最高333元数字人民币礼包;美团联合中国银行面向新一批试点地区居民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礼包,新试点地区居民均可领取价值80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礼包。

“商业银行可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助推消费回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面向供给端,应主动对接商业企业、新型消费行业和业态,满足商贸、零售、住宿、餐饮、旅游、文娱等服务行业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面向需求端,应积极支持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丰富零售产品体系;加大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覆盖多场景的消费优惠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餐饮企业稳步回暖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