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弱质产业,有公共性和外部性,对其支持和保护是国际通行做法。农业保险仍需扩面提标增品。保险机构要加大资源投入,尽可能掌握真实全面的农业生产信息,向农户说明承保规范、背后逻辑,解释理赔流程和依据,相关部门也要与保险机构协同发力,明确各自职责。
“全险”覆盖产粮大县。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此次“全险扩容”是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有理由对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给予更多期待。
农业是弱质产业,有公共性和外部性,对其支持和保护是国际通行做法。近年来,农业风险管理成为各国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着力点,我国也在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各国普遍看好农业保险对稳定农民收入、对冲农业风险的独特作用。在我国,为农民购买农险提供财政补贴是政策性农险的重要特征,符合WTO规则“绿箱”政策。
过去,我国政策性农险主要是保物化成本,2018年起探索试点保完全成本,此后日趋完善。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生产总成本,包括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对农民来说,在后两项成本居高不下的当下,完全成本保险很有吸引力,在出现自然灾害等情况时,至少可以把成本收回来。对政府来说,通过保费补贴推动部分险种优先发展,可以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当前,国家鼓励扩种大豆,面对大豆种植效益不如主粮的情况,要推进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以调动农民积极性。
从保费规模来看,我国农业保险已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农险保费收入超过美国;2022年全国实现农险保费收入1192亿元,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46万亿元。然而,农业保险还不能完全满足产业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保障强度和范围上还有差距。比如,我国水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渔业保险尚未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加之渔业属高风险行业,生产对象在水中,保险公司常面临验标难、赔付率高等问题,不敢轻易承保,渔业保险发展滞后。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鼓励发展渔业保险。
农户是农业保险的投保主体和受益者。只有农户看到效果,才会有投保积极性。现实中,部分参保农户获得感不强,觉得不解渴、不够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比如有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正确认识,保险意识淡薄,对赔付流程和背后逻辑不熟悉;也有客观原因,有的保险公司承保和赔付不规范,没能实现快速精准定损和理赔,实际赔付标准与农户赔付预期差距较大;还有其他原因,有的地方财政补贴结算模式存在不足,补贴拨付链条过长,地方财政拖欠保费。
农业保险仍需扩面提标增品。所谓扩面,要在提高覆盖面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地区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需求。我国农业保险以政策性农险为主导,但很多经营主体对商业性险种需求旺盛,商业性农险也要适当扩大覆盖。所谓提标,不仅意味着适度提高保障标准,还意味着行业要从注重事后赔付向全流程风险管理发展,以保险大数据助力农业防灾减灾。所谓增品,要适应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农险产品,比如有的保险公司推广农产品溯源保险、地理标志保险等,就很受欢迎。
对保险机构来说,要加大资源投入,尽可能掌握真实全面的农业生产信息,向农户说明承保规范、背后逻辑,解释理赔流程和依据。尤其要用好科技手段,利用遥感技术、生物识别等实现承保区域全面验标和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当然,有些方面不是保险机构自身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发力。例如,优化保费补贴资金拨付流程方面,就要明确承保机构和财政、农业、林业、金融管理等部门在农业保险承保、理赔、补贴申请等环节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