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青海省同仁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拓宽致富路 持续促增收

贾丰丰 赵 强    2023-07-17 10:52:11    人民日报

青海省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地处脑山地区,平均海拔2970米,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93亩,人均耕地不足5亩。前些年,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不少土地无人耕种。

2021年,同仁市计划实施饲草产业振兴行动,为日秀玛村争取了60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全力打造饲草种植基地。饲草料储备库、设备储备库及配套基础设施一一建成,实现了播种、收割、加工、销售、储备一体化、机械化、规模化。新产业的发展让村民们在田间忙的热火朝天。割草机、打捆机协同作业,成片的燕麦经晾晒打捆,变成了牛羊过冬的“草罐头”。

产业路子不断拓宽,让日秀玛村村民们有了盼头。

2022年,同仁市积极与青海省农牧厅对接寻求帮助。当得知当地饲草种植缺经验少技术,特别是饲草种植、产品加工、产量品质等方面急需专家指导,科技特派员积极为当地饲草品种“问诊把脉”,从国内外引进16个优良燕麦品种,在日秀玛村开展燕麦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具有适宜当地种植的产量高、纤维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等诸多优点的燕麦品种。

新品种的推广,不但有效缓解了牲畜越冬饲草紧缺的问题,而且减轻了天然草场的压力,同时增加牧民收入,为实现草畜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秀玛村村民夏吾加原来长期在外务工,独自辗转上海、江苏等地,与家人相处的日子总是聚少离多,一直希望能够回去找个稳定工作,陪伴家里的老人与孩子。

今年,得知村里人开始进行规模化饲草燕麦种植,并且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后,他果断结束了在外务工的生活,回村入股加入了合作社,开启了种植饲草之路。“不用外出,可以照顾老人小孩,算下来每天还有150元的收入,一年下来5万多元,要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咧。”夏吾加兴致勃勃地向记者算了一笔账。

经过一年的努力,日秀玛村村民们认可了新型燕麦品种。“如今,所有村民参与其中,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当初只有17人的合作社,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1050人。”日秀玛村党支部书记先加卡满怀信心地说,“今年全村实施规模化种植5185亩,其中饲草燕麦种植4185亩,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400万元。”

“日秀玛村是盘活资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的一个典型。我们将紧紧围绕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经济的需求,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人才联建’的产业发展模式,做足做深做细‘抱团’文章,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产业为主线,使饲草产业变致富产业,让荒地变良田,不断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同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文东说。

同仁市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让村民实现了“抱团发展”。如今,“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已成为黄乃亥乡日秀玛村振兴乡村经济的新路。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下一篇: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有了坚实基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