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看,今年中国出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在日前召开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从挑战看,出口面临较大外需压力;从机遇看,中国出口市场更多元、产品更多样、业态更丰富,特别是广大外贸主体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国际需求变化,努力培育竞争新优势,展现出较强韧性。
为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今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推出一系列稳外贸举措。随着这些举措落地生效,近期多地外贸数据逆势而上,中国外贸彰显出较强韧性。
积极应对外需走弱
“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在2月举行的一场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
近期欧美等国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上述判断。美国商务部6月2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进口总值下降2.7%,为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盟统计局6月15日发布的4月外贸数据显示,当月欧元区的商品进口总值为2277亿欧元,同比下降11.9%。
为应对外需低迷的挑战,今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外贸工作,提出要针对不同领域实际问题,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4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从强化贸易促进拓展市场、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五大方面提出18条具体措施,旨在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确保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
束珏婷表示,商务部正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全力落实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包括强化贸易促进、优化经营环境、推进创新发展和用好自贸协定。“此外,我们还将持续跟踪了解外贸企业和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和诉求建议,继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促进稳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各地也纷纷出台支持外贸发展措施。尤其是外贸大省千方百计稳存量、挖增量,推动中国外贸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拓展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3月初,《广东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发布,针对企业核心关切,特别是订单不足问题,重点改善8个方面公共服务;4月初,《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聚焦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大通关、金融和退税等方面支持;6月初,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推出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全力稳定全球市场份额,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组合拳成效初显
随着上述政策举措的扎实落地,稳外贸成效已初步显现。以上海为例,今年5月,上海进出口延续高增长态势,进出口值3480.8亿元,已连续4个月创历年同期新高。
在南京大学长江产经智库区域经济首席专家,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教授吴福象看来,上海聚焦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大通关、金融和退税等方面支持,促进了外贸规模稳定增长。同时,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也有助于释放外贸发展新动能,促进外贸创新发展。
在政策红利得以充分释放的同时,多地也依托各类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新兴市场,推动外贸提质增量。
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中亚五国市场出口蔬菜水果的企业。今年前5个月该公司已出口7万吨商品,同比增长近40%,贸易额达9亿美元。该公司董事长于成忠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中国-中亚峰会召开之后,公司面向中亚市场出口产品的势头非常好,企业将加强与中亚国家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让更多新疆农产品走出国门,争取年底达到15亿美元的贸易额。
该公司的外贸“成绩单”正是新疆拓展新兴市场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1001.3亿元,同比增长99.9%,占新疆外贸总额的80.1%。此外,同期新疆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